蕭明回到杭州後安頓好彩兒,第一時間就去找了丁建鵬,他需要查看安平時期日本的整體資料,可是這一部分資料丁建鵬也不知道,他從電腦上仔細的翻看,隻發現了十二世紀後半葉對日本的一部分介紹。
這個時期正是日本鐮倉幕府建立的時期,可這都已經是十二世紀末的事情,而平清盛建立的平氏政權擊敗關東的源氏集團稱霸日本後,沒過多久,就讓賴源朝打敗,而後建立了鐮倉幕府,從此日本就走上相對平靜統一的幕府時代。
到這都是在公元1150年以後的事情,而現在的這個時期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末期,國內一片混亂,蕭明的出現雖然可以改變中國的曆史,但是否能夠改變周邊國家的曆史,那就不好說了,對此丁建鵬陷入了沉思。
可是蕭明卻很關心,日本的造船技術,以及這個叫做:“霧隱雷藏”的家夥,如果放任這夥海盜在東海和黃海橫行,自己鞏固遼東,和大宋東南沿海發展貿易的計劃就會被打亂,再者說,彩兒被劫做人質的這口惡氣如何出?
丁建鵬突然說道:“你為什麼不將整個琉球拿下來,作為東海貿易的中轉基地哪?”
“啊!”蕭明十分不解道:“琉球不就是日本的衝繩嗎?不是日本的屬國嗎?”
“屁!”丁建鵬憤怒了,他揮動著手臂說道:“琉球從來也沒有屬於過日本,要說屬於,他原本就應該屬於中國!”
曆史上的琉球也被稱為留求,山南等,但具體上還需要詳細的資料來說明,而丁建鵬正好有這方麵的一點資料,於是他指給蕭明去看。
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裏)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麵中,“若虯龍浮在水麵”,遂為其取名流虯。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一說流求是指台灣。至朱元璋時期,將該地美名為琉球,意為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見其壯麗奇絕的景色。
之後的資料中大致上就是說明,從明代開始,琉球就是中國的屬國,一直到了清代兩代和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薩摩藩入侵並在一個時期內控製琉球國北部,此時的琉球國仍然對中國朝貢。琉球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1879年3月30日,日本兼並琉球王朝,琉球國滅亡。大部份國土改設為衝繩縣,北部諸島則劃入鹿兒島縣。
資料中幾次說道琉球的貿易中樞的作用,該王國以貿易立國,航海業發達,但卻缺乏基本的造船業,也就是說造船業在琉球並不發達,那種能夠埋在水裏的船看來一定不是在琉球所造,那就說明此船定為日本所造了。
丁建鵬的意思很清楚,鑒於琉球貿易中轉的地理位置,為什麼不講整個琉球納入道蕭明整個東南沿海以及三海基地的範圍之內哪?這樣的話,就算脫離中原大陸的大宋朝,也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
丁建鵬將此稱為:“化三海為內海!”的策略,大意就是將整個渤海、黃海、東海這三個海變為自己的內海,依托於遼東半島,高麗國,和山東半島,加上杭州和泉州的整個的海岸線,這種勢力劃分的方式是十分的有吸引力的。
丁建鵬將資料上的一些東西給蕭明看,“琉球國對中國的朝貢貿易在康熙初年已經十分發達。帶到中國的貨物有金銀罐、金銀粉匣、金缸酒海、泥金彩畫圍屏、泥金扇、泥銀扇、畫扇、蕉布、苧布、紅花、胡椒、蘇木、腰刀、火刀、槍、盔甲、馬、鞍、絲、綿、螺盤等”
同時琉球還向康熙進貢瑪瑙、烏木、降香、木香、象牙、錫速香、丁香、檀香、黃熟香等物品,而這些則都是東南亞地區的舶來品,可見其發達的海上貿易,起作用相當於十七世紀的新加坡和十九世紀時候的埃及西奈半島。
蕭明提出自己的疑慮,那就是要建立自己的經濟貿易圈可以,但現在還不適宜建立自己的地域勢力圈,這一切總要等待從橫北方的大金國被消滅了以後才能考慮,再有,現在雖然依托於國內的幾大基地發展起來的造船業,有點起色,但整個航海業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
丁建鵬點頭同意,他對蕭明道:“你說的也有道理,要想建立自己的地域勢力圈,日本總是個無法逾越的存在,還必須先解決日本的問題才行!”
蕭明哈哈一笑道:“什麼日本是無法預約的存在,以我現在的陸海實力,現在就能將其滅國!這事不能等待,我正準備對付這個叫“霧隱雷藏”的海盜哪,就一次為借口先收拾一下這個扶桑的倭奴國再說!”
丁建鵬愕然的看著蕭明道:“你想當一個殖民者!”
“我想當一個移民者!”他的嘴角流露出一抹邪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