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苗劉兵諫(1 / 2)

建炎三年的時候,大宋突然全國之內爆發了幾次規模很大的起義,這裏麵一方麵是因為金兵入侵所造成的地方官府勢力的削弱,另一方麵也有原來的明教餘孽在趁勢作亂。

隨著大宋皇帝的南遷,很多達官顯貴和朝廷大佬也跟著難逃,這些人沿途一路侵占田地,攤派賦稅搶抓徭役等惡行不斷,也是造成江南等地百姓不滿的原因,加上流民潰軍沿途燒殺搶掠的騷擾,所以演變成了四處的農民起義。

其中幾個比較大的有浙西的徐明、馬進的起義,淮南西路的李成和丁進起義,鼎、澧、荊南的鍾相、楊麼起義。徐明和馬進原來是淮西的官軍,但在被劉豫的齊軍擊敗後逃入浙西山區落草為寇,趁亂起事,而丁進和李成以及鍾相。楊麼則是明教的教眾。

徽宗時期,方臘的明教起義失敗,各路掌旗使紛紛偃旗息鼓,摩尼教的傳播又進入了地下的默默的形式,鍾相、楊麼本是原來霍成富的手下,一直在家鄉從事教義的宣傳,欽宗靖康之難時,各地組織義軍北上勤王,他們也是組織鄉勇參與,但隨後就被解散,於是他們就以這些人馬為基礎開始組織起義,李成和丁進也是如此。

對這件事促成影響的卻是徐明和馬進這夥人,這些人先後組織潰兵和盜賊在淮南東路和京東東路一帶騷擾,而山東境內是非常安全的,這夥人竟然開始打太平城的主意,並搶劫了一批運往徐州的兗州煤炭,這不禁讓韓世忠大為惱怒。

蕭明分給韓世忠的虎師是人數最多的一支部隊,目的就是講金兵擋在整個京東東路的外圍,不使山東受到騷擾,同時壓住了淮河一線的徐州太平城,成為整個蕭明中原基地的保障,而此時出現的徐明馬進之流匪,的確是讓韓世忠不得不對付他們。

於是韓世忠派出了三個團的近衛軍虎師,對這夥流匪進行了進剿,這夥流寇幾乎是一觸即潰,根本沒什麼戰鬥力,並在韓世忠的追擊下一路難逃,並竄入了拽浙西地區,而在此時原來的禦營司前軍統製張俊被任命為浙西節度使,專門對付浙西地區的流匪叛亂。

可是淮南各地的農民起義卻越來越激烈起來,於是劉光世所部與王淵所部也參與了平叛的戰鬥,同時嶽飛所部也加入到對鼎、澧、荊南的鍾相、楊麼的平叛,一時間大宋朝內亂不止。外有強敵,內有賊亂,高宗趙構不免焦頭爛額。

徐明、馬進的賊兵雖沒有戰鬥力,但流竄的速度極快,很快就進逼到了揚州,此時在鎮江的苗傅率五千禦營司的兵馬勤王,趕跑了徐明和馬進的賊兵,為了安全起見,高宗趙構再次南移到了江寧,並通知蕭明速到南京接駕。

給蕭明傳送聖旨的官船沿長江直下,但卻在半路被盜匪所阻,而在此時王淵所部劉正彥沿江護駕,正好解救了官船,傳旨的欽差轉陸路前往杭州,蕭明接到聖旨後一打聽情況,不免大吃一驚!

日昌隆江寧織造的情報消息的速度本來比官家的速度要快,但那幾日蕭明整日在造船廠,趕製最新式的戰船,所以高宗抵達江寧的消息並未及時獲得的,如今內賊造反,加上苗劉二人已經齊聚江寧,如果不阻止的話,按照曆史進度,苗劉兵變很可能隨時爆發。

事態緊急,蕭明帶著一個團的虎衛迅速上路,而此時的鐵路修建正從杭州修建到了常熟的戚墅堰碼頭,工程進度不快,正在往江寧鋪設前進,蕭明調集馬匹幾十匹馬匹拉著一節車廂,足足調集了幾百匹馬匹拉著五節車廂迅速北上。

不是蕭明不想坐火車,而是最新式的車頭正在試車,況且鐵路的鋪設雖然到了無錫等地,但江南的土地濕度太大,鐵路的路基在修建完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沉降,所以還有一個維護期,所以這時間根本無法上路。

但蕭明認為特殊情況下,可以先將車頭上路,慢慢的軋路況,到哪裏就整修到哪裏,所以在蕭明動身前往江寧之後,火車的車頭就已經上路開始軋路基了,如果能夠打通寧杭之間的鐵路交通對蕭明來講,這個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上一次徐州到揚州的鐵路被貫通之後,艾奇立的第二階段鐵路債卷的銷售頓時就上了一個台階,但由於蕭明在第二階段鐵路債卷的發行上,搞得數額太大,到現在仍舊有很大的缺口,所以寧杭鐵路的貫通意義重大。

而在此時高宗趙構剛在江寧安頓下來,可是隨行的文武百官這幫子人口可就太多了,很多權臣高爵的家眷子弟,浩浩蕩蕩的坐船而下,而大宋長江水師的戰船竟然被全部用來運送官府的輜重和大臣的家眷!

整個長江水道基本上已經被上下來往的貫穿以及水師、的戰船全部堵滿,可是老百姓的漁船和私船也在其中,於是矛盾頓時尖銳起來,不斷有阻礙了官船的漁船和私船被掀翻和焚毀,眾百姓哭嚎理論卻被打落水中。

這其中王淵沿途搜刮民脂民膏最為囂張,他讓沿路的百姓繳納一種“遷官稅”意思是為官家南遷征集的資金,但這裏麵大多數卻被他一個人獨吞了!百姓和他手下的下級軍官積怨很重,對他日漸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