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本來就有蜀地交子,雖然還曾有過朝廷官辦的交子務,但也早被蕭明利用大量的偽造的紙質交子給衝垮了!蜀地益州的十幾家連號的大商戶全部破產,蕭明這麼做的時候並沒覺得自己的做的很過分,他要建立自己的金融體係就必須這樣。
蜀地成都路和益州應該算是大宋西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了,但由於金兵進攻秦鳳路等地,造成了大批的難民進入四川,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是為了活命,天塹也不過是逃難腳下的路而已。
大批的難民湧進了成都路的四川,直接衝擊著蜀地的經濟,那裏還是以農業為主的地區,經貿的發展商業的發展也就才起步和發展了沒有多少年,這個自古就很封閉的地區中,就算是商業活動也大多是圍繞在蜀地進行的。
而對針對於國內的這些地域發展的問題,蕭明想往後通過鐵路來進行直接解決的,隻要鐵路一通的話,蜀地大量的農產品和手工業製品都會不斷地湧出四川,相應的就會帶動整個蜀地的商貿和經濟發展的。
而在北麵,嶽飛和吳玠等人的軍事行動也在加緊進行,雖然不是那麼很有效率,但畢竟一直在進行著,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回黃河以北地區了,到時候挺進幽燕之地的燕京城,將女真金國徹底的消滅掉不過是時間問題。
蕭明需要在這段時間之內將日本的問題解決掉,但顯然日本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解決的,因為日本不像高麗,女真人的入侵就能完全將整個高麗國擊垮,要想將日本這個島國徹底征服,那就必須要從內部著手才行。
以眼下武鬆在整個日本列島上的勢力,也隻僅僅局限於九州島而已,勢力如果不進入本州島或者宗族勢力更盤根錯節的關東地區的話,仍然不能完全達到蕭明的目的,所以事情還是要慢慢來了!
對這個山東地區鐵路線的考察,蕭明很滿意,主要地區的車站建設正在搞,那是用來進行人員運輸的,而人員運輸基本上可以占到鐵路利潤來源的一半以上,所以車站的修建就是必須的,也就是說要在車站進行買票了。
鐵路買票通行,是非常合理的,雖然車廂之內的舒適程度還不高,但現在生產的車廂基本上能夠保證排滿座位,車廂兩側的車窗上大塊的平板玻璃被安裝上了,乘員可以通過車窗來觀看外麵的風景,當然這隻是甲等貴賓車廂的配置,一般車廂還在使用木柵車窗。
鐵路運營是一個慢慢完善的過程,整個配套產業從車頭的生產,到鐵軌的製造,再到車廂的製造,現在完全都由蕭明掌握的各級工廠和商號來完成,而鐵路債卷一多半的利潤來源也是蕭明所有的,而實際上三年期的債卷早都被第三批展卷的銷售而衝頂了。
到目前為止,鐵路僅僅是為高宗的內宮盈利就不下一百萬兩的白銀,更何況其他大股東了!為此蕭明專門奏請高宗,特意成立了一家大宋皇家火輪鐵道公司!,由蕭明負責來運營,借用的卻是大宋皇家的名頭,雖然高宗不明白何謂“公司”但既然是為“公”的話,那麼收益上當然是為“公”的,隨意欣然同意了!
在此之下蕭明建立了大量的所謂的“公司”公司的主要股東還是蕭明的日昌隆,或者是太平鐵廠或者是銀莊,隻不過是有時冠以“大宋皇家”的名銜。由於是獨資的組織,盈利和債務則完全由蕭明自己的負責。
這樣的“皇家公司”涵蓋了很多領域,比如:大宋皇家火輪鐵道公司、大宋皇家造船廠、大宋皇家燒瓷製造廠、大宋皇家第一銀行等等,但蕭明現在又成立一家日昌隆盛銀行,來作為最新的發鈔銀行。
由於在這之前有過一次發行新貨幣的鋪墊了,現在的老百姓對於這種紙質的貨幣大概上還是能夠接受的,為了防止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發生,蕭明命令全國的四十六家太平銀莊不斷地回收銅鐵製錢,並且這些製錢會統一的交由戶部銷毀掉,並且讓銀莊領走大量的白銀。
可是白銀並不是蕭明想用來作為本位貨幣的儲備的,於是他在通過種種渠道將白銀轉換為黃金,並且以黃金鑄成金幣的方式來參與流通,逐步的驅逐白銀在市場上的比重,白銀要淪落到一個輔幣的作用時,這種置換才會停止掉。
現在由於大宋的工商業以及經貿活動的日漸發達,在很多流通領域上,通過紙幣來結算已經成為了一種可能,以太平鐵廠購買二百噸的兗州煤炭來算的話,折合成製錢需要將近五百萬貫,白銀也要四百多萬兩,使用紙幣結算反而非常的輕鬆。
而且商家可以在任何一處的太平銀莊和皇家第一銀行的內兌換出相應的銀兩和黃金,這就大大的方便了南來北往的各種商家,於是在這個時期,商人別成為了中國國內最大的一批流動人口而往來於任何一處地方,甚至金國控製的燕京地區。
而大宋皇家鑄幣廠鑄造的金幣不是空心的,但一枚金幣相當於一百貫錢的價值,相對於同等價值的銀兩卻是體積小了很多,但相對於一張紙而言,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可是當這種金幣剛剛出現的時候卻受到了很多人的珍藏,在市麵上反而沒有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