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庶被從潭州火速召回,同時蕭明啟用劉光世任樞密院副使,王燮升為樞密院輔政!王庶剛一回來就有重大舉措!軍界正式開始整合!
首先他恢複了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製司,張所任河北招撫使,傅亮任河東經略使,開始大規模整軍備戰,同時出台了新軍製二十一條!對整個大宋的軍隊開始了整頓軍政,大批的一線將領被充實到了各地對金對齊的前線。
其實這個新軍二十一條完全是由蕭明操刀而就,那就是將虎衛軍中的已經成熟的東西全部照搬過來,大宋禁軍全部換名,而蕭明的虎衛軍全部編入現役當中,被稱為大宋皇家虎衛軍,以區別大宋皇家近衛軍!
而在各自駐防的大宋禁軍則開始逐步調防,調防的目的是要進行換裝和進行必要的訓練,由蕭明原來訓練的大宋皇家近衛軍是首批回來換裝的部隊,這一批人馬在穎昌府前線一些,京東東路一些,還有留在杭州高宗身邊一部分。
高宗對身邊這批近衛軍還是非常滿意,想留下來作為皇家羽林軍使用的,但是蕭明反對,他的意思是想從各路軍馬當中隨軍戰事的進展,選拔有戰功的人員進入大宋皇家羽林軍,目前來講皇帝的安全暫時有虎衛軍負責。
目前是改製和掌權的關鍵時刻,蕭明當然希望控製京畿重地的軍隊是自己信的過部隊,所以當有此安排,不但如此蕭明委任張浚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張俊組建一所軍校!把它作為大宋皇家各級軍隊的人才培養基地。
這件事卻受到了張浚的反對,他認為自古軍隊無非就是拿著刀槍的武者,通過陣法和訓練的方式使其變成戰士即可,兵員不夠之時可通過招收農夫充數,至於將領的選擇則是那些能夠熟讀兵書或者有戰功的人提拔上來即可!
行伍者從來都不是受人重視社會階層,但蕭明竟然要求軍校培養真正的、知識性的軍事專才,並且還要是擇優錄取,這可以往武舉不一樣了!武舉的選拔是民間的而軍校的選拔是官方的,形式不一樣。
也就是說武舉的考試對象來自於民間,而軍校的學生來自於軍隊!蕭明不是不想從民間選擇那些更有衝勁的青年才俊,但現在整個大宋的官學和私學還完全沒有上軌道,蕭明花費錢財在杭州辦學多年,如今隻有墨家的工匠學校和安道全的醫學院還有點起色,而依托於使用教學的其他學校仍然是應者了了!
當下的大宋學子,還是習慣於十年寒窗苦讀,等待著應試中舉然後好步入仕途,所以要想改觀這種現象,朝政改革之後當然就是這種應試教育的改革了!不從根本觀念上改變所有中國人官本位的思想,人才準備根本無從談起。
而為了改變張浚對辦軍校的看法,蕭明親自將他拉到了校場,讓他親眼看了下火炮和步槍的威力,同一時間他的熱氣球和大飛鳶也起飛盤旋,同時在野外使用手雷和延時炸彈進行火力打擊,這種聲勢驚人的熱武器效果果然讓張浚很是震撼!
蕭明對他說:“過去是弓箭刀槍進行廝殺式的戰法,如今不等敵人靠近我就已經將他打死,加上火炮的操作,飛鳶和熱氣球的操作,還有大型的蒸汽戰船的操作,這些武器已經改變了傳統作戰的方式,要怎樣將現在的這種戰法應用到戰爭中去難道不需要學習嗎?”
“我收複整個遼東時,麵對著金兵幾十萬,但我卻隻有幾萬步兵,可是打得他們跪地投降,就是這些武器的威力,他們所有鐵騎兵並且應用了很多戰陣之法,可是對於我來說隻需要平推過去,就已經夠了!你說這樣的軍隊應適用於怎樣兵法?”
操練完畢的虎衛軍,整齊的排隊,然後端著槍從張浚和蕭明眼前踏步而過,眼神彪悍殺氣騰騰!張俊心裏不禁讚歎:“真是一支鐵軍!”他終於明白蕭明的話了,雖區區幾千虎衛就已經可敵地方數萬之人,如此強悍!那麼大宋何至於養那麼多官軍?一到戰時還要連吃敗仗!假如有幾萬這樣的虎賁,不但朝廷能夠解決開支,同時也是天下無敵的啊!
思想工作通了以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張浚雖然不太懂軍事,但卻可以是一個辦軍校的好手,再說他在朝中勢力很大,做什麼事情自然會事半功倍的,蕭明等同於又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
新軍二十條是跟整個軍製改革分不開的,同時在軍中的獎勵和處罰也做了調整,軍隊最重要的是要有榮譽感,而不是隻簡單用金錢來衡量,但跟著蕭明打仗的人卻沒有一個不發財的,蕭明對待敵人財富的掠奪非常的貪婪,但卻對自己手下的人格外慷慨!但這卻不能是一支軍隊的靈魂,還需要靠真正的榮譽感來維護,而虎衛軍當中的金章製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軍隊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例子,但蕭明曾打過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隻能慢慢等待成效,可這個時候,高宗卻對歸到他手裏的財政權很是抓瞎,他實在不太明白這個大宋皇家第一銀行具體是怎麼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