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文化變革(1 / 2)

大宋國如今天下大定,憑空多出了近一倍的國土,北地中原被收複,萬千百姓齊聲稱頌著皇帝的英明,高宗趙構別提心中有多痛快了!頗有點誌得意滿的味道,於是下旨天下大赦並要普天同慶。

大宋的百姓對於接二連三的好消息已經很習慣了,朝廷內閣首輔大臣蕭明代表大宋朝朝廷以及戶部兌現第一階段“北伐債卷”的通告,更是讓那些購買了債卷的人興奮不已,第一階段的債卷本來擬定期限是一年返回,如今由於北伐大勝!朝廷決定在年底就會兌現。

這樣的債卷等於是提前了四個月兌現,但市場交割的債卷數量卻遠遠沒有達到標準,大家幾乎上將債卷全都壓在手中,等候著它再次漲價,朝廷兌付的標準已經是債卷本息之後的十五個百分點了,這已經很高了,但人還是貪心的,這沒辦法。

但蕭明很快又將這種債卷逐利的市場氛圍又加了一把柴,第一階段“北伐債卷”兌付結束之後,朝廷再次發行一千萬貫子的“大宋建設債卷”由於整個中原北部地區的重建,那些被金國占據過的中原土地上或多或少的都陷於經濟蕭條的狀態。

這一部分錢是要扶持當地的農業、水利設施、和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的,當然蕭明是按照一定比例的人工去算的,可事實上,在人工這塊,由於一直在使用大量的俘虜勞工,成本的額度應該很小才對,但沒人會細細想這一筆賬的。

這種以國家財富作擔保的債卷發行,由於戶部隻是監管機構,具體發行則是由獨立運作能力的銀行在做,普通百姓也漸漸的對銀行產生了信賴,加上上一次“鐵路債卷”和這次“北伐債卷”的發行,是的很多人對此類事情非常的支持和關心。

與此同時第四階段的“鐵路債卷”和“大宋建設債卷同時發行,承擔此次發行的銀行仍舊是大宋皇家第一銀行和日昌隆的日昌隆盛銀行,而隻在這幾年之內,民間的資本就已經開始大量的活躍了起來,似乎正在有人籌建第三家銀行。

大宋朝廷漸漸的有點脫離它的一些實際,在一般人眼裏已經不是那種皇權意誌高高在上的東西了,而有點國家機構的樣子,對民間資本的監管和對國家資本的監管現在終於有人開始將它正式的提了出來。

由此蕭明建議成立一個特殊的機構,用來審核和監管民間資本。內閣眾臣卻對此不置可否,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則是怎麼安排大宋國的普天大慶,討得皇帝的歡心這些來的實在一些,忠厚之人忙於政事,可是卻沒有主要的目標,官本位依然在作祟。

蕭明對於此頗為搖頭,但他現階段還不想太過管這些,要想經曆一次的的變革,才會對現行體製造成衝擊,但那要看時機的,好在他也很久沒有回家了,他決定返回杭州跟家人一起過一個年。

時間進入到了公元1135年,大宋朝普寧元年,蕭明來到這個世界整整十四個年頭多了,允兒都已經快八歲了,兩個女兒三歲多,蕭明終於體會到二女繞膝的樂趣了!他的四位夫人除了大宋郡主趙福金仍在琉球的首裏島家中,其與家人全在杭州。

這個年過完,蕭明也想去趟琉球島,趙福金一個人畢竟是有點孤單,他想盡量還是將她勸回來吧,總不能永遠避著娘家人啊!再說如果大留求島的移民工作非要有一位總督的,怎麼也不該是一名女總督吧。

蕭明還想去見見丁建鵬,丁建鵬本來一直在琉球基地內從事煤油和橡膠等物的研究,聽說進展很大,兩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麵了,麵對著統一後的大宋中國,下一步應該怎麼邁,蕭明無人可以商量,他隻能找丁建鵬。

可是巧的很,丁建鵬今年正好在杭州,他也不知道從哪知道了蕭明回到杭州,這一次正好帶著人登門拜訪!丁建鵬帶的是誰?就是那個大宋的趙氏宗親趙伯棕,此人將丁建鵬認為師傅,每一日都形影不離的跟著他。

蕭明雖然很意外,但仍然十分高興,趙伯棕跟隨丁建鵬學習雖然沒有掌握哪些化學生物新材料之類的專業知識,但也知道了基礎化學物理等知識,最可貴的是丁建鵬傳授給他的那些民主博愛的自由理念。

年輕人在對一些新知識的理解和領悟上很快,這讓丁建鵬對此子不禁刮目相看,其實蕭明和丁建鵬對宋代的人都有誤解,認為他們是古代人,不太可能接受現代人的思想和事物,殊不知宋代人可是中國曆史上思想最為開放和富有創造力的時代。

趙伯棕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對於丁建鵬所說的一些新的知識和理念,總是拿來與裏來的古代先賢的道理來印證,甚至拿一些佛教的理念去印證,這說明這個年輕人所涉獵的知識和書籍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