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了北海道就是徹底占領了日本的整個關東地區,由於蕭明采取的掠奪政策,使得大批的關東貴族和武士逃向關西地區,津輕海峽是北海道與本州島接觸最近的地方,大批的漁船雲集,載著逃亡的人們進入本州島。
蕭明得知之後,立刻派遣戰船封鎖津輕海峽,截獲了大量的人員物資和財富,日本的白銀礦藏在這個關東地區很是豐富,所以蕭明暫時需要穩固一下整個關東八國,此地的日本朝廷的地方官員很少,使得地方政府間的信政交流很是落伍,究其願意還是在關東地區發生的兩次叛亂有關。
公元十世紀三十年代幾乎同時發生了兩大叛亂事件——“平將門之亂”與“藤原純友之亂”。前者發生在承平5年,後者發生於天慶2年,平將門屬於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總地方,隻因同族發生內訌,朝廷進行幹預。為此他糾集反抗國衙的關東武士驅走關東北部地方官,並與第四年時公元939年宣布關東八國獨立,在下總猿島築起宮殿,自稱新皇。
驚慌的朝廷立刻就派軍征討,但征討軍末到,叛亂已被平氏同族平貞盛和下野押領使藤原秀鄉平息,這兩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純友是伊豫國的“椽”(三等官),承平5年率千餘隻船發動叛亂,襲擊淡路、讚歧兩國國府,邁進九州大宰府,被源經基平息。
這兩件事件過後,宇多天皇意識到朝廷不但將領無能,軍隊的戰鬥力也打不過關東的武士,從此不得不過多的依賴地方上的武士階層,這也是平氏和源氏家族崛起的原因,各地官員和八國的國府官員也全都是平氏和源氏指派,所以朝廷的官員並不來此。
蕭明占據了整個北海道之後將艦隊停泊在函館漁港,繼續封鎖津輕海峽,而他則在整個北海道進行休整同時等待武鬆那邊的戰事消息,由於他有大型戰船可以往來於九州和北海道之間,所以一般的消息都需要兩三天之後才能得到。
與此同時蕭明在當地繼續推行解放政策,當地豪門和大地主以及八國的明主,在見識到蕭明強大的陸海軍事的實力之後,最終無法逃離當地,於是他們就像原先一樣,越來越多的關東地方在鄉領主、名主象從前對待藤原氏攝關家那樣向蕭明寄進土地,請求保護。
對於此蕭明則是照單全收,他在日本當地籌劃的事情上,還要進一步謀求丁建鵬的意見,所以他派出海船奔赴琉球首裏將自己占領日本列島的計劃以及下一步的想法告訴了丁建鵬,希望得到他的意見。
八天之後,蕭明的使者回到劄幌,將丁建鵬的書信帶給蕭明,在信中丁建鵬對蕭明的計劃給出了三點建議,第一點首先是讓他趕緊將飛鳶的飛行標定在日本建立起來,以方便隨時傳遞消息,如果采用船行送信的話,肯定會耽誤欣喜地及時傳遞。
第二點是告誡蕭明,日本這個民族的特性就是喜歡走極端,要麼對你俯首帖耳,要麼就是強橫到底走向滅亡,所以建議蕭明不可以對其采取殖民政策,而要配合他整個的大移民政策將日本列島上的居民全部分散。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告誡蕭明不要有婦人之仁!要想完成他心中的豐功偉業也不能在做事的時候感情用事,任何能讓自己的情緒變化的事情,不能盲目的感動和憤怒,要平靜的對待,這一點最為重要。
日本列島對蕭明完成整個環海洋勢力圈的計劃非常重要,這裏麵任何的不穩定將是造成他在此重要環節上的失敗,蕭明對此心知肚明,本來還想將這一計劃緩慢的施行,但看了丁建鵬的信之後,蕭明終於下了決心了。
蕭明在北海道居中調遣,一艘小型的運輸船從旅順港出發,趕到北海道為飛鳶建立飛行停靠的地標,隨船的工匠不少,那是為了在函館建立港口基地所用的人員,一旦飛鳶可以使用之後,蕭明立即下令——移民!
這次的移民仍然是以遼東為基地,但主要目標卻不是漢民,而是所有仍然留在遼東的女真族人!習慣於牧獵為主的民族突然在海島上生活,那樣造成的不適應是顯而易見的,但蕭明完全不管這些,人總要去適應環境的難道讓環境適應你嗎?
再說了如今躲在高麗太白山保留地的女真人不是也在漸漸適應了嗎?與其再過個幾十年,大金國被滅亡時,被蒙古人殺光,還倒不如被遷移來日本大島上生活來的自在,於是第一階段就是針對高麗太白山保留地的女真人,基本上要全部移過來。
留守在遼東的蕭幹和吳庸聽到要將遼東的女真部落全部移走,倒是沒有任何意見,反正到第二階段的時候,將從山東等地向遼東移民五十萬之多,開拓整個遼東腹地的人手應該還是夠了,那不如先將那些會造成不穩定因素的女真人移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