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吃的趙構(1 / 2)

張俊,字佰英,鳳翔府成紀(今天水)人,出身貧庶,自小弓馬嫻熟,十六歲時以三陽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蠻,攻西夏,禦金兵,累立戰功,授武功大夫兩浙路製置使,本身又是淮南節度使,他實在苗劉兵變的時候封的節度使。

張俊是被曆史上與嶽飛、劉光世、韓世忠並稱的中興四將,但此人的人品卻是極差,曾經坐擁五萬精兵而不去救援劉琦所部嗎,是的劉琦與金兵廝殺削減勢力,最後幸得吳玠所救,但張俊所為已讓人不齒。

可是此人戰功卻不小,建炎元年宋高宗即位後,張俊任禦營前軍統製。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討平叛軍、起義軍,升觀察使,成為高級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鎮壓秀州(今浙江嘉興)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兵變時,張俊正駐軍吳江,隨即率部八千人退回平江,從禮部侍郎、同節製軍馬張浚同議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軍隊,平定叛亂後升領節度使。七月,改任禦前右軍都統製。

張俊的戰功一半來自於對外戰爭,一般來自於對內的平叛,但此人性格陰險,殺人如麻,平定內部叛亂中尤是如此,所以大損陰德,隻活了六十一歲,此人曾經幫助萬俟卨和秦檜等人謀害嶽飛,也由此升任樞密院副使。

但蕭明主政以後,罷了他樞密院副使的職權,但此人身兼鎮洮、崇信、奉寧軍三鎮節度使的身份,一時之間倒也不好再向其下手,當初萬俟卨和秦檜要謀害嶽飛,朝中所有文武中,卑躬屈膝的文人有不少,但武人卻沒有一個,張俊是唯一一個附逆助紂為孽的武將,這對萬俟卨和秦檜等人非常重要。

所以蕭明在當政的時候組建內閣時,整個樞密院之內是要絕對排除張俊的,他寧願使用對軍事狗屁不懂的張浚,也不會使用張俊這種人!實在是他覺得此人必是奸臣,可是如今這個張俊去又成了寵臣,被趙構封為清河郡王!

但據算是這樣,張俊本人卻進不了內閣,蓋因整個內閣的人選必須由蕭明說了算,內閣中中書門下省和秘書省以及樞密院等機構的首輔大臣一般是由朝中重臣共同推舉,但為了不製造黨派山頭,對那些投票推舉出來的人選,蕭明擁有一票否決權。

蕭明回到康京後,並沒有立刻覲見趙構嗎,而是先見了薛炳昌,先了解一下他不在康京時朝中的大事,這才知道,原來趙構已將整個大慶的時間定於十月份下旬,由於蕭明不在,趙構竟然覺得心中沒譜!

蕭明搖頭苦笑,這種事他自然是能躲就躲了,趙構在外人表現的似乎是離不開蕭明,這無非是他的一種姿態,越是這樣他越要小心提防,在自己還沒有把握大範圍削減掉皇帝的權利時,避免讓趙構抓住口實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整個大宋朝的各地已經是一派喜慶的氣氛當中,江南各地全都張燈結彩準備大慶,蕭明一路上看的搖頭不已,那是因為實在太浪費了!官府不斷征調徭役,使用石料鋪路,各種熏香不要錢似地燒著,道路兩旁全是名貴的花草和樹木!不且還裹著紅紙!

康境之內更是誇張,一條漢白玉大理石鋪設的大道從皇宮直通白馬廣場!官場之上九座禮台,鑲金帶銀,極盡奢華!欄杆都是純銅鑄造!底下大理石的浮雕全是神仙之態,滿城之內由官府佩於的熏香和紅紙包裹門楣,香料燃燒必須要要一個月,沒有再去領。

借著大慶之際,作為一國皇帝的高宗趙構竟然向各地瘋狂的斂財,於是全國各地行賄上貢之風盛行,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玩玉器加上名人字畫都是高宗最是喜愛之物,那個張俊已是靠著這種行為才又得到了高宗的寵幸!

張俊熱衷斂財在南渡將帥中首屈一指,有一次宮廷內宴,有伶人打諢逗樂,從一方錢孔看高宗和呂頤浩、劉光世等君臣,分別說是見到了“帝星”和“相星”、“將星”,唯獨看張俊時卻說:“不見星,隻有張郡王在錢眼裏坐”,足見其貪饕聚斂之臭名昭著。

但這位坐在錢眼裏的守財奴,倒是舍得象流水一樣花錢來竭力奉承趙官家大駕光臨的。他向高宗進奉了商周彝器等古玩四十六件,吳道子等名家書畫二十一軸,名貴緞帛、金玉珠寶更不勝枚舉,僅型號不一的大小珠子就達六萬九千五百零九顆!

更加厲害的則是張俊此人竟然抓住了高宗趙構的一樣特殊的嗜好,大大的討好了皇帝,原來高宗竟然嘴很饞!他曆來都是個很饞嘴的人,史書上記載,高宗晚年之時,還經常的偷偷跑到街上去吃各種小吃零嘴!

張俊正是抓住了趙構這個特殊的嗜好,他變著花樣的從京杭一帶的市肆上搜刮各種獨特的吃食,因為趙構很是喜愛這一帶的吃食,如李婆婆的雜菜羹、賀四的酪麵髒三豬胰胡餅和戈家的甜食等,偷偷的送進宮來讓趙構解饞!此舉自是龍顏大悅了!

趙構如此貪吃,宮中自然在膳食的開度上有所創新,那就是設置了四司六局,並且使得這種方式在官府貴家大為流行起來,所為“四司六局”既是帳設司、廚司、茶酒司、台盤司、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當,凡事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