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著手幹預(1 / 2)

蕭明生氣的是縱觀整個世界,大宋王朝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開疆擴土國富民強,隻要按照既定的方向慢慢發展即可,而這個好大喜功的高宗皇帝,竟然幹出了殺雞取卵的勾當,使得原來一片大好形式形成了目前的亂局!

他如何能夠忍受自己的一腔心血被毀掉?更不可能坐視不理,但吳庸的話還沒有講完,情況現在還遠沒有他相像的那麼好,而且要更糟!那是因為倉促上馬的長江大橋工程還是出了重大的事故,死傷慘重!

巨額的財產損失還在其次,工程進行到一小半就出了這樣的事故,使得工部一大幫的官員先後引咎辭職!內閣監察署介入調查,這才知道工程在承建的過程中有著重大的行賄受賄和舞弊現象!

在承建的一百多個工程單位中,竟然有一多半都是與皇親國戚的下屬商家有關,光是清河郡王張俊就有五十多個工程承包的項目,而幾十個跟日昌隆有關的工程項目基本上全部落選,為了搭上長江大橋的工程建造,全國不下上千家商家和單位參與進來,行賄受賄成風,整的是烏煙瘴氣!民間的反響極大。

如今出了重大事故,隻是由工部的幾個小蝦米出來頂罪,而真正的大老虎卻躲到了後麵,最後就是這一次死傷的大量工人基本上全都是在大宋多年從事建築開采工程的俘虜勞工,而朝廷對此卻沒有一個撫恤的辦法出來!使得俘虜勞工的情緒極度不穩定,且已經暴亂頻頻!

雖然日昌隆並沒有得到整個工程的份額,但它的產業實在是過於龐大,也不在乎這點錢,可是縱觀全國來講,最好的鋼材是在日昌隆的太平鐵廠,最好的大型機械製造是在日昌隆,最大織造基地是在日昌隆,一多半的石料開采的勞工是為日昌隆在幹活……

其它如掛接件,鉚接技術,鋼絲鎖具等的全都是日昌隆最好,內河航運的蒸汽駁船,金融市場等也在日昌隆的掌控之中,沒有日昌隆的參與要想進行任何大型的工程那都是不可想象的,更何況是被排擠在外了。

所以高宗盯上了日昌隆,這樣一個賺錢的巨無霸在高宗的眼中那就是一個噴香的肥肉!但他要吞下這塊大肥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是用皇帝的威嚴來壓也不行,日昌隆幾乎已經成為整個大宋王朝的根骨和血脈,哪有自己吃自己的道理?更何況日昌隆的實際掌門人還是蕭明!

可是機會卻是從蕭明去扶桑日本,追擊白河上皇和源賴朝到北海遇海難的傳言而來!蕭明遇難舉國震驚,這種連帶反應是無法估量的,高宗名義上為蕭明舉行了隆重的澆奠,同時開始了對日昌隆的侵吞。

但日昌隆現在的元老會主席是老奸巨猾的介之聰,他豈是那麼好糊弄的,所以高官厚祿並不可能打得動他,他借口由於名譽主席蕭明亡故,日昌隆在整個產業歸屬上必須經由兩年一次的元老會議開回來決定。

但為了安撫皇帝,介之聰同意將很多產業更名為“大宋皇家”的前綴,並且堅持不動以太平銀莊為基礎的,日昌隆盛銀行。事情就這樣僵持下來,當高宗卻迫不及待的對外宣稱,日昌隆已經成為皇家的資產,依此來緩解國民對皇家的信任危機。

與此同時高宗更是開始大規模再次發行鈔票,由此來彌補工程事故造成的巨額虧空!民間由於大量的紙幣充斥,使得貨幣更加貶值,物價飛漲!百姓終於開始了民不聊生!整個工商業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全國各地都是破產的商家和工場主!

實際上動亂的確已經如吳庸所說的那樣,一觸即發了!而當局者迷,高宗皇帝目前還未意識到自己已經點著了火了!他到現在也不知道整個國家的封建製度已經漸漸的轉變了,封建專製本身就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而現在土地卻基本上沒了!

大宋朝通過了幾百年的鼓勵工商,允許兼並土地的政策之後,社會的資本積累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了,隻是沒有相對發達的生產力而已,如今的社會生產力真是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了!全國目前的工業附加值已經遠遠地大於農耕的土地附加值了!

這種結果就造成了一個很顯而易見的現象,那就是土地私有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並且全都集中在那些大工廠主和大商人手中,而向日昌隆那樣的大商號在使用農場方式進行的經濟作物的種植上也是眾多人仿效的對象。

蕭明在的時候,在全國實行大移民計劃,不但給大宋平添了幾十萬公頃的兩天,也帶來了農業的連年增長,但農業增長的同時,當地的工商業也同一時期跟著發展起來,然後土地再次被兼並,這是工業化飛速發展的象征。目前來講除了高麗。台灣大留求島,瓊州海南島幾個純農業化的產地之外,西北地區依靠自身的豐富資源也開始了工業化的進度。

而在這個時候,大量的工廠和礦山等用人非常多的地方則需要大範圍謀求人力資源,所以兼並掉農民和地主的土地就是最好的一種手段了,而當地官府基本上已經在行政上屬於無作為的階段,就連稅收也由於內閣專門成立了賦稅司,而不再是他們撈油水的來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