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高宗朝康寧五年九月,大宋皇帝高宗趙構宣布退位,傳位給建國公寧國軍節度使,太子趙昚,趙構這是屬於內禪,自己退居為太上皇,而趙昚祭祀天地之後極為成為皇帝之後稱為孝宗,從此高宗朝結束!
孝宗趙昚即位之後立刻天下大赦,同時定國號為:“隆興”拜太師蕭明為內閣總理大臣!開始大範圍啟動新政,責令蕭明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全國的動亂,抑製通脹降低物價,可調用全國各種資源,還大宋百姓一個安定的國家!
蕭明上任之後立刻召開整個內閣開會製定了平亂的三步走則略,第一條,從海外大範圍向國內調糧,第二條,支持貫子鈔票換銀幣的措施,並開始最新一輪最新式的鈔票發行,第三條最為重要,商議修改最新的商業貿易法!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從北的各個港口一直到最南方的各個港口之內,威海、密州、連城、秀洲、杭州、明州、福州直到廣州港等各港口,大量運送糧食的商船開始靠岸,它們絡繹不絕而來,卸下大批的糧食之後,再次開走!
短短的幾天之後,碼頭堆積如山的糧食通過火車、馬車,駁船等各種渠道的運輸工具拉往全國各地!而糧食的麻包上清楚的印著三個大字:“日興隆”這是商家的名號!而直到內情的人都知道,日興隆其實就是日昌隆!
蕭明命令糧食走的是一般銷售渠道,一般走的是捐贈渠道,對那些鬧糧荒的地區大批的糧食依靠當地官府向下發放,這樣糧食不屬於救濟,而是管夠一家五口半個月的口糧!而對於那些糧價居高不下的城市,大筆的糧食則用來低價銷售,不出三天全國的一些主要地區的糧食價格定是回落下來了,原來跟風囤積糧食的很多人聰明的賺的大筆的錢,不聰明的則賠的一塌糊塗!
朝廷的政令馬上以法律的形式下發下來,嚴厲打擊那些囤積包括糧食在內的一些農業生產和生活資料,而以往最為生活最重要的食鹽,卻被國家大範圍降價了,其他如糖、油、香料、蔬菜水果等都被控製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
除了肉類之外所有的生活必須憑全部大麵積降價,而後沒多久,市場上竟然出現了大量的牛羊肉和奶製品,這是蕭明利用遼東基地的大麵積牧場向內地調集的,於是慢慢的肉價也平複下來了!
糧食價格是一切物價的基礎,一旦糧食價格降了下來之後,各種說或必需品的價格也隨之降價,以康京小報登報的價格為準,全國乃至京城中主要農產品價格、小麥、稻米、豆類的價格已經降到了曆史最低點。
銀幣作為流通貨幣在市場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而蕭明組織的第二次發鈔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這一次發行的全是小額鈔票,但幣值與黃金掛鉤,也與市場上的銀幣掛鉤,由於銀幣在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問題,市場迫切需要小麵額的貨幣支撐。
當下流行的銀幣是以三錢半為標準,成色以蕭明偷偷流入市場的海外銀幣最好,但在市場交易中,很多人為了小額度的貨幣缺乏而用剪子將銀幣剪開再按照小稱來稱取,種方式不方便還在其次,主要是對之前蕭明建立起來的那套完善的度量衡製度造成不小的衝擊。
所以這一次發行的“隆興幣”全部都是小鈔,以分為標準單位,十分為一角,十角為一錢,折合銀幣一錢,角鈔的定製為一角、兩角、五角、和十角!分鈔不定,鈔票印刷精美,是要上交一枚金幣就可以換來三千角的紙鈔。因為原來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一枚金幣。
蕭明在有意的回收黃金,同時他放出了消息,在遙遠的海外發現了新宋州大陸,那裏盛產黃金,日昌隆已經派出了巨大的船隊前往新宋州進行貿易和淘金,而此次遠航的財政支持是有日昌隆盛銀行獨家讚助支持的。
這無疑是對外宣稱日昌隆盛銀行的實力,而主要作為發鈔銀行的日昌隆盛銀行背後強大的黃金儲備使得更多的人對它放心,同一時間,停頓了很久的工場和商業貸款也開始了大範圍進行當中,那是因為銀行對貸款有了更多的優惠!
經過了動亂之後的大宋工商業再慢慢地恢複元氣,同時蕭明開始推行中原北部、西部以及高麗道和日本道的重要港口建設,這些工程對於整個大宋的工業是一種巨大的需求,以此為刺激整個工商業工業建設的步伐大大的被加快了!
原來的大宋皇家第一銀行,由於整個管理上依靠的是皇室和戶部,它已經沒有了相對的信用基礎了,於是蕭明命令戶部對外出讓股份,結果日昌隆盛以百分之六十的絕對股權重新入主第一銀行,而艾奇立作為第二任主管出任銀行總經理!
趙奢給予蕭明的權力極大,甚至包括了賦稅的定價權,蕭明將整個商業稅再次降低,二是提高了工業產品的經營性稅收,同時對那些曾經鬧糧荒的地方繼續免稅兩年,已恢複當地的農業生產,但在第三年的時候他會適當的增加農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