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方麵的成功使得整個中亞地區不論是人口和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虎衛軍一路上不但大肆的劫掠人口,所過之處一片焦土,能燒的全都燒了,就連綠洲之內的樹木也難逃厄運,總之就是按照蕭明的命令,盡量的毀掉這裏能夠生存的環境。
這種破壞的後果可能要到幾十年之後才會慢慢平息,可是現階段這一整片地區基本上已經成為了無人區,楊祈中和也速該一路西追,阿斯旺狼狽逃命,最後傷病交加死在了路上,阿斯旺的死亡預示著塞爾柱王國的覆滅。
但是由於這一次大概七八十萬的突厥民族跟隨著阿斯旺一起西逃,使得整個突厥民族大量的湧進了西亞地區,甚至南下到了天竺,更有甚者他們還有大量的部族抵達了東歐,這對這一廣大地區的民族都是一個融合過程。
由於原來曆史上由於幾次遊牧民族的遷徙造成的曆史板塊動蕩在提前發生著,北方的雅利安民族向西向南的遷徙被終止,而韃靼人和突厥人卻提前了遷徙,由此造成了西亞和東歐地區的動蕩提前發生,西方曆史上的幾個大的曆史轉折點發生了根本的逆轉。
這些都是蕭明所不知道的,他現在正在和蕭仲恭等人商量著如何安置大量的移民,並且還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的邊防軍隊,這支軍隊的建立是為了嚴厲控製西遼的移民向西的無人區遷徙的,他就是要把這些人全部鎖在整個西遼自治道這塊土地上。
一個地區沒有人口談何發展經濟?雖然這些人的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但有一點那就是人性是相同的,如果他能夠在這裏地方生活的很好很富足,他斷然不會在跑到自己原來住的地方受窮的,這一點蕭明非常相信。
整個西遼的國家基礎完整,唯獨缺的就是能夠發展的動力,這跟耶律大石不懂經濟有關係,也有他不願將契丹民族融入到當地的各民族中去有關係,而現在蕭明要憑借漢族人強大的民族同化力來完成同化著整個地區的任務!
在於蕭仲恭商議整個地區的民政措施上,蕭明都在秉承著這一點,同時為了加強此地與西域兩道已經和中原地區的交流和聯係,優先發展交通道路是最需要解決的,而在戰時抓的那些俘虜則成為最好的勞工了。
時間晃晃就過去了兩三個月,西遼自治道已經獲準成立,蕭仲恭為第一任自治道大都督!楊祈中與也速該等人先後回歸!這半年多的征戰使得蒙古乃顏部落的幾千勇士全都發了大財,收獲的財務不計其數,眾人的心情無比高興,這都要感謝蕭明的賜予。
也速該代表整個乃顏部落對蕭明表達了感激之情,並稱自己已經離開部落將近半年,如今春天已到,馬上部落就要開始專場草原放牧,心中也是思念部落的親人,準備不日返家。
蕭明對他們便是了慰問,並且要求他們再逗留幾日,屆時自己也要返回中原,這一次能夠一同並肩作戰是自己的榮幸感謝蒙古的乃顏部做出的貢獻!
雙方客氣來回了幾趟,末了蕭明又賞賜給也速該一些珠寶,也速該稱能夠護送蕭明回歸,感到無上的榮幸,於是他安心的等待蕭明的回返日期。
而蕭明耽誤在幫助蕭仲恭組建軍隊的事情上了,首先是人員的選擇上,當地原有的居民鮮有能夠完全信任當局的,而西遼所剩下的十幾萬契丹人能夠選出來的青壯年也是在有限,這就是一個當前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而且這裏本就是高原地帶,人們平時出行基本上就是依靠馬匹,是不是建設一支騎兵部隊則比較讓人費腦筋,騎兵的移動速度快,轉移範圍大,適合巡邏斥候等任務但這與虎衛軍當前強大的裝備完全不符合。
沒有合適的兵員,再加上組建軍隊的類型上都存在很大的難度,這不是單單提高軍隊士兵的待遇能夠解決的,眾人商量了很久之後終於拿出了一個還行的過去的方案。
首先兵員的解決上,野利宏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暫時從西域兩道先招募有經驗和願意當兵的人員,這樣不管是從種程度上還是素質上就都能夠得到保障,再其次,那就是兵種的選擇上,整體仍然還是以步兵炮兵為主,但仍然可以組建一支騎兵部隊。
騎兵的組建本身也是一個很費錢的事情,首先軍馬的養殖和選育上就很麻煩,在這就是訓練上也與步兵不同,要能做到邊騎邊射的境界必須要嚴格和大量時間的訓練才成,這支騎兵部隊主要是為了在邊境巡邏之用。
如此這樣就將幾個難題都解決了,蕭明考慮了一下就得可行,於是就批準了野利宏的建議,接下來基本上就沒有蕭明什麼事了,他要會同楊祈中、趙奢、也速該等人一同返回了,但最後蕭仲恭強烈的要求下,錢拔光被留了下來,幫助蕭仲恭訓練一支炮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