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一行,從空中采取直線距離向北飛去,為了避免氣流的幹擾熱氣球升到了幾千米的高空,在小型燃氣動力的螺旋漿的推進下,速度倒也不慢,辛棄疾是頭一次乘坐這種交通工具,一開始的時候被嚇得雙股戰戰,但隨後就適應了下來,少年人心性仍然是好勝愛玩的。
看著底下雲霧飄過,大地就如棋盤,阡陌縱橫,人畜如蟻,使得辛棄疾心中豪興大發!忍不住大呼痛快很想一抒胸臆,蕭明知道此人乃是一名知名的英雄,於是笑著拿出美酒與他共飲,兩人在氣球上深談很久。
辛棄疾家學淵博,自幼就苦讀詩書,但他的性子放脫的很,不太願意去收那些所謂的規矩,不過此人很善於研究和總結,而且有多位名師曾指點過他學業所以辛棄疾雖然年輕但卻對整個大宋的學問流派很熟悉。
縱觀整個宋代的學術史,他在中國的國學上是非常有地位的,宋學發義理之學革新漢學,它不像漢儒治經從章句訓詁等細微處入手,而是從經的要旨、大義、義理之所在,亦即從本質上、整體上著眼,探索經典的本來意義,達到通經的目的。而且,宋學不是就經治經、就經論經,不以儒經為教條,它一開始便與範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結合在一起,其經世致用的理想不再托諸空言,而是強調對社會生活的改善。
辛棄疾能從宋初的宋學談起,宋學的演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宋仁宗慶曆前後為形成階段,其代表人物為“宋初三先生”胡瑗、孫複、石介和李覯、歐陽修,以範仲淹為核心。仁宗晚年嘉祐年間到神宗初期為發展時期,形成以王安石為代表的荊公學派、以司馬光為代表的溫公學派、以蘇軾為代表的蜀學派和以二程、張載為代表的洛、關理學派四大派,它們各具特色。
大宋南渡之後,由於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加上北伐大金帝國,知道蕭明開疆擴土之後,社會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儒學思想的那一派要想還像原來那樣禁錮於人們的思想的確是非常的難。
而洛、關理學是繼承與儒家比較完整的學術流派,這方麵影響的人也比較多,人也很頑固,這方麵的人在朝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就如同張載和朱熹!宋學是一個涵蓋很廣的學術話題,蕭明根本無法跟辛棄疾正常交流,但他卻有辛棄疾沒有後世科技文化知識,這點辛棄疾是拍馬也追不上的。
如蕭明給他畫的科技樹,邏輯思維的倒推法,大宋能取得如今的科技成果,無非都是一點點的積累而來,如果沒有硝石礦的發現,就不可能改進火藥的本質威力,如果沒有連鋼煉鐵技術的改進,根本無法形成現在整個大宋工業的基礎。
兩人說說談談,時間過得也算比較快,而辛棄疾最佩服的一點那就是蕭明與顧小六和郭守信的關係,這兩人明顯就是蕭明的貼身護衛,可是蕭明卻拿他們當家人一般,兩人也不跟蕭明客氣,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顯然不是裝的,這說明蕭明自始至終對下麵人都是這樣的。
空中飛行是很快的,中途除了夜晚無法飛行需要在地上宿營之外,整個白天都在趕路當中,三天之後,氣球就抵達了南京,金陵府鍾山之上乃是日昌隆的一處氣球停靠站,那裏早就準備了車馬,蕭明一下氣球立刻就乘坐車馬進城。
如今的皇帝要退位的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的,蕭明對此事不敢耽擱,他提前趕往了吳庸的府邸,想了解一下整個事情的狀況,吳庸見到蕭明頗為驚訝,他還以為蕭明仍在海外,就算往回趕,那麼坐船怎麼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吧!
蕭明跟他解釋了自己是怎麼回來的,吳庸這才恍然,蕭明如此急的趕回來,自然是關心皇帝趙奢事情,所以也就直奔主題了,吳庸給他介紹了下現在的情況,趙奢因為自己的婚事已經和太後與宗室大臣們徹底鬧翻了!
當初蕭明警告文妃太後讓她提前做好事發後的補救措施以及應對方案,顯然太後並沒有聽蕭明的話,現在的形式非常的微妙,趙奢鬧著使用退位不當皇帝來威脅太後以及眾臣,就是要為自己的婚事討一個說法。
如果趙奢不當皇帝,那麼宗室之內立刻就會出現危機,要選擇出另一位皇帝出來勢必會牽扯到太宗和太祖一脈的勢力爭奪,再加上趙奢是高宗定下退位接位的皇帝,這得到了朝中原來很多老臣的支持,如果趙奢一旦退位,這三方麵勢力立刻就會展開你死我活的較量,那對於目前大宋安定團結的局麵無疑是破壞巨大的。
為了以防萬一,他已經提前讓辛棄疾拿著太師的手令去找京師治安監察執法大隊的總統製吳璘,讓他的人馬隨時戒備,並可以領用武器,由於京師之內除了王宮的幾千皇家內侍近衛軍之外,蕭明根本沒讓駐軍。
所以吳璘手裏掌握的這隻“武裝警察”可是至關重要的力量了!因為調動軍隊不但需要內閣樞密院的軍令還需要核對虎符,而調動監察執法大隊則蕭明直接出具手令即可,在人們眼裏畢竟這些原來巡城兵馬司改製的執法隊手裏麵隻有藤牌和水火棍,應該不算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