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肖遙突破逍遙遊第五層後,真氣雖然略微提升,但更多的則是五感的敏銳能力大幅提高。
這一點在肖遙練習逍遙遊時就能清晰的感覺到。一旦運起逍遙遊功法,周圍十丈內任何事物的細微變化均逃不脫肖遙的敏銳感知。
此時和寒明的比鬥正是如此。
雖然在武術經驗上遠不及對手,但是敏銳地五感讓肖遙很快就能捕捉到對手地招數變化,這種對於對手招數變化的感知,使得肖遙往往可以瞬間找出其劍法中的漏洞。
其實所謂漏洞,就是因為人的動作總不及自己的判斷,而思維分析後再通過意識支配驅動肢體動作,及時時間再短,總會有延遲。
不過眼前的寒明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達到心中有劍的層次。劍隨心轉,心隨意動。以他對劍術的直覺判斷代替思考判斷,隻有將劍術融入到自身的基本反應後才能達到的層次。
劍隨心轉,不但可以憑借直覺變化劍招,更能將劍術的變化銜接流暢,幾乎不給肖遙任何的機會。
雖然肖遙能夠很快找到其劍法招式中的漏洞,但對方卻以速度來彌補這些漏洞,不可謂不高明。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因此很多時候,肖遙雖然能捕捉到其招式中的漏洞,卻來不及反擊,對方便已使出後招彌補了之前的漏洞。
與此同時,寒明拿肖遙卻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肖遙對於兵刃的使用雖然遠不及寒明熟悉,且手中的鐵扇也要比寒明的劍短上許多,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肖遙直接將鐵扇當做了自己手臂的延伸,或擋或隔,每次在寒明攻來之際,招數成型前,便恰到好處的擋住其招數的落點。
肖遙心知再僵持下去,自己必然會輸。
自己一直被動防守,而劍術主攻,寒明在這方麵會比自己靈活的多。時間越長,自己的感覺和集中能力都會有所下降,那時就是寒明的機會,因此自己必須速戰速決。
速戰速決,勢必就要盡快反轉現在的劣勢,變守為攻,打破寒明的節奏。
不知覺間,兩人已交手三十餘招,而那寒明步步緊逼,肖遙卻隻是一味防守,場外幾人均以為那寒明占據上風,不禁對其暗讚不已。
就連胡依依此刻也是暗暗擔憂,如果肖遙輸了,那麼苗王的承諾也許就會發生變化,那時便有些麻煩了。
烏安和盤力瞧著場中情形,同樣認為這寒明的勝算居多。不禁暗道,肖遙年紀輕輕有如此功夫已經十分不易,但這寒明顯然比肖遙要高了一個層次,已有一代宗師之風範。
苗王則雙眼緊盯著場內的比試,如果寒明勝利了,必然會有諸多變數,彭王府此時這般行徑正是有意打亂自己的部署,不禁為肖遙擔心起來。
此刻最高興地人,自然就是彭山。雖竭力掩飾,卻難掩臉上笑意。
場外幾人各懷心思,場中肖遙同樣在心裏算著小九九。
自己的鐵扇很難對寒明構成直接威脅,而且現在是在苗王和三大土司的代表前比試,自己必須贏得光明正大,才能幫助苗王保全麵子,而自己也才能繼續和苗王互幫互助。
看來隻能用毒龍掌法了!
肖遙敲定心思,右手持鐵扇,左手向著寒明的劍身拍去。
寒明顯然看出了肖遙的無奈,因此隻把劍身一轉,就向著逍遙的手掌割了過來。
肖遙手掌不躲不避,將手腕輕輕一轉,頓時一團白霧在手心處浮現,瞬間罩住自己整隻左手。再憑著對寒明動作的細致觀察,在白霧擋住寒明視線一瞬間,左手避開劍鋒,向著劍身輕輕一彈。
而注滿寒明真氣的劍身堅固無比,肖遙的一彈,根本不能影響其劍術的招數。
肖遙右手鐵扇接踵而至,同時還有包裹著右手的一團白霧。
寒明顯然沒有料到肖遙這如同魔術般的手法,隻得收回長劍,開始封住門戶,轉攻為守。
肖遙壓力頓減。
而肖遙妙手生花般的吞雲吐霧,令在場所有人均感意外和震驚。
雖然白霧不足以令肖遙直接轉敗為勝,但白霧卻恰好能掩住小猴子的身形。
小猴子似乎與肖遙心意相通,眨眼間就從袖子裏鑽到肖遙的左手心內,伺機而動。
肖遙立刻收起鐵扇,然後右手向著寒明胸前猛拍一掌,寒明條件反射般用長劍格擋。見狀,肖遙暗喜,當即揮出被白霧包裹的左手。
寒明顯然對於自己的鐵劍十分自信,這把劍雖然隻是一把普通的鐵劍,但是經過自己的真氣灌注,早已削鐵如泥,堅如精鋼。
且寒明還發現,肖遙對於鐵扇的使用猶如孩童舞刀,毫無章法可言。隻是將一些掌法以鐵扇施展開來,防守尚且可以,但是進攻能力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