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山珍海味(1 / 2)

看著彭山,肖遙知道此人雖然是一個不甘於寂寞的危險份子,但是卻還沒有做過那些有悖於人倫大道的事情。至少沒有像苗王一樣視人命如草芥進行血祭,也沒有像姓康的一樣肆意妄為。

自己與大小姐雖然很快就要回到中原,但是在這之前,要對一些事情做個了斷,彭山也許就是自己最好的幫手。

無論麵對苗王,還是麵對姓康的,甚至是麵對巫神殿,肖遙始終覺得苗疆的亂局實際上就是這些所謂的大人物一手推動造成的。

這一次自己雖然加入了影衛,隻是未來還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在影衛中自己所麵臨的問題也絕不會少,如果這一次苗疆的事情不能夠很好的收尾,那麼自己回到中原後就會麵臨著諸多後續麻煩,其中最為關鍵的必然就是有關康欽差的死。

自己不能完全寄托希望於杜威和影衛對自己的保護,朝廷的欽差死在苗疆,就意味著朝廷在某些方麵已經失去了對於苗疆的控製,這絕對是朝中很多大佬所不能容忍的,那麼接下來的相關調查就勢必會牽扯到自己。

這種調查可大可小,其中人為的問題太多了,如果宰相在其中有所傾向的話,自己就有可能陷入困局,肖遙並不害怕宰相那夥人,但是身邊的朋友卻是無力抵抗。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讓苗疆的問題更加複雜一些,使朝廷最終的調查結果發生偏斜才是最好的結果。而這裏麵最為關鍵的就是康欽差在苗疆究竟做過什麼。

按照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這康欽差在苗疆搜刮了那麼多銀子,現在隨著康欽差的死,銀子和欽差關防都到了自己手裏,而這些正是自己現在可以利用的機會。

“小王爺,不知道你對現在的局勢究竟怎麼看?”肖遙下定決心,決定在這個彭山身上投一點資。

“上次在鳳凰山行宮,小王曾聆聽肖兄高言闊論,十分欽佩,現在苗疆風雲詭決,小王隻好再次登門求教。”彭山顯然知道肖遙一路上是和杜威一起來到的溪州,而且還幫助杜威的騎兵通過了那個箭樓崗哨,此時決然還要向自己請教,看來他對自己上一次所說的話倒是聽了進去。

“風雲變局,雖然風雲際會,但也是大勢變遷,其實苗疆和朝廷的矛盾由來已久,這一次隻不過是集中爆發,就不知道小王爺想在其中充當什麼樣子的角色了?”肖遙開始試探彭山。

“肖兄,小王雖然號稱彭王世子,但是在朝廷大員們看來,不過是一個偏僻地域的土司的兒子,根本就沒有什麼資格自稱為王的,那康欽差估計就是如此的看法,因此能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得以安身立命之所,小王也就心滿意足了。隻是苗疆大亂,小王根本不知道何處是樂土,還望肖兄指點一二。”

聽到彭山的話,肖遙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這個家夥首先想向朝廷為苗疆土司正名,那也就是說全麵的反對朝廷中很多人所主張的改土歸流,而且看來他還希望獲得和實際權利對等的社會地位,自然就是想得到朝廷正式冊封的王爵之位。

之前的土司,雖然自稱為王,但是行政等級一直是和掌控同等麵積大小的地方官員平級,換言之,彭王的級別就是一個從二品的巡撫,這一點和朝廷的那些親王郡王們有著天壤之別。

彭氏土司雖然自己掌握著溪州附近地界的官員任免,財稅征收,甚至有一些獨立的軍隊,但是比起中原的一省巡撫,所領下的軍隊還是少了很多。

一省巡撫所管轄的軍隊,往往會有營兵和府兵兩個部分,距離溪州最近的湖州江南大營,就是江南省巡撫所統領的營兵。營兵一般由兵部直屬,各省督撫兼領,而各項開支也是由兵部撥出,所以巡撫隻是負責日常訓練,但是這一部分軍隊的指揮調動權利卻直接率屬於中央。

府兵則是本省用來維持治安,肅清境內匪患的本地武裝力量,因此一般由巡撫兼領,同時設立一個三品的提督具體負責日常的管理和訓練。

那麼彭氏土司所管理的土族士兵實際上就相當於府兵,而且由於朝廷在苗疆也並不是沒有駐軍,那麼四大土司府的軍事勢力,一直受到朝廷的嚴密監控和打壓。

此時彭山的這一個問題,就等於提高了彭山土司的合法地位,幾乎是等於裂土為王了。這一點朝廷是絕不會同意的,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苗疆就從原來的土司代管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藩鎮屬國了,也就等於朝廷喪失了對於苗疆事物直接幹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