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處(1 / 2)

陳掌櫃遲疑著沒有回答也沒有動身的樣子,張姓富商看了看周圍的人群,才醒悟了陳掌櫃的顧忌,於是拍了一下腦袋說道:“陳老弟,是老哥哥糊塗了,這裏實在太吵雜了,老哥哥另外安排一個地方見麵就是。”

陳掌櫃猶豫了一會就重新朝燕府走去,張姓富商立刻跟在茶樓裏的人商量起來,張姓富商說道:“諸位,現在是要搞清楚哪些人和家族牽連上了文公子,大家才好想辦法啊。”

在座的一位世家家主說道:“張家主,學生在南京應天府不少親戚朋友,可以請他們出麵協調。”

張姓富商說道:“浙江布政使潘汝楨大人本來就跟大家很熟,現在潘大人都躲起來了,看見吳大人這個案子的嚴重性,就是從南京應天府搬來救兵,潘大人、順天府也未必買賬,就是買賬這一來一往恐怕耽擱了時間,來了也是遠水不救近火。”

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開口:“看來提刑按察使吳大人是保不住了,大家隻有犧牲吳大人讓順天府、布政司、杭州府可以表功,就讓吳大人一家把這個謀逆的大罪獨自抗下來,這樣在坐各位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t張姓富商說道:“那大家商量籌多少銀子把這些餓狼填飽。”

一提到錢大家都敏感了起來,二三十號人議論了一陣認為七家被抓的家族應該出大頭,其他的人友情出一些,實在不夠可以通過商會向下麵的商人攤派一些,把張姓富商和有人關在杭州府監獄的當家人氣得不輕。

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說道:“順天府燕總捕頭是京城薛家的人,現在的薛家是我大明朝數得著的巨富,你們眼裏那些銅錢人家還看不上呢。”

張姓富商說道:“聽說薛家仗著武功搶了宣府的商道,的確也發了財,不過這也就是一年的光影能夠多到哪裏去。”

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說:“這是你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富豪,聽杭州府的差役說燕總捕頭送給她姑姑的珠寶是數之不盡,據說其中一顆大珍珠就有拳頭一般大,拿出來的時候整個杭州府大堂亮了不少。”

茶樓裏的人聽了都十分震驚,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說的話半信半疑,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說道:“你們要是能把禮送到燕總捕頭手裏,可就真是找到大靠山了,不過本公子相信燕總捕頭是不會收你們的銀子的。”

這時候大家才發現真的能夠把錢送給燕總捕頭,不就是等於打開了大同邊貿的門路嗎,最近山西邊貿交易的重心由宣府轉到大同府之後,杭州府的商人就有提著豬腦殼找不到廟門的感覺,現在真神就在大家的麵前居然沒有人想著去拜一下。

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籌錢的積極性一下子高漲了起來,都紛紛一千、三千、甚至一萬兩萬兩銀子出錢,一會兒就籌了十八萬七千兩白銀,搞得張姓富商七家苦主都不好意思了,最後七家人咬咬牙湊了個四十萬兩銀子的整數。

接下來大家就開始爭執在禮單上自己名字的排名,於是大家又開始吵成了一鍋粥,禮單大家還沒有商量好,陳掌櫃就又回到了茶樓上,大家見陳掌櫃回來了才放下爭執,等著陳掌櫃說出他帶來的新消息。

陳掌櫃對大家說:“王大人說吳家二少爺是肯定參加了建文餘孽的組織,另外還有人被查出,隻是負責辦案的是順天府的閔捕頭,閔捕頭是燕總捕頭的親信,王大人實在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人卷入了白衣書生文公子的建文餘孽一案中去。”

張姓富商說道:“陳老弟,大家湊了四十萬兩銀子孝敬燕總捕頭,請你和王大人轉送一下應該沒有問題吧。”

陳掌櫃說道:“剛才晚生從燕府出來時,王大人就表示不會要大家的銀子,隻是順便給大家幫個忙而已,現在王大人去見燕大人了,討得了實信就會出來跟大家見麵的。”

等到快正午的時候順天府王得發王大人才來到了茶樓,茶樓裏一群等得頭昏眼花的杭州府世家富商們,終於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王大人,在陳掌櫃的接引下王得發一屁股就坐到張姓富商的對麵。

陳掌櫃向王得發介紹道:“在位是杭州府有名的富商張老,這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