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飛鷹(1 / 2)

渠家禎看著那顆孤零零的枯樹一陣的冷笑,這大同方麵的人又在故弄玄虛了,渠家禎大手一揮率先進了平原,渠家禎來到那顆枯樹前麵,看見枯樹樹幹上寫著“回頭是岸”四個墨字,渠家禎更是認為是大同府方麵在虛張聲勢,渠家禎帶著手下義無反顧的朝前走去。

渠家禎越過枯樹向前走了五裏多地,來到了這塊草原的中心地帶,渠家禎隱隱看到了草原前頭的小村莊,突然有身邊手下告訴渠家禎,說北邊有塵頭湧起,渠家禎盯睛望著北方,果然有塵頭湧起,而且也感到了大地的微微震動。

渠家禎根據馬蹄聲粗約地估計了一下,對方的人馬至少在兩三千騎以上,渠家禎立刻命令自己的隊伍列陣,渠家禎一千多手下開始迅速列好陣行,很快對方的大群馬隊已經清晰可見了,不過渠家禎看到對麵的旗幟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展現在渠家禎麵前的旗幟是一幅飛鷹圖案,這麵飛鷹旗幟渠家禎是非常熟悉的,飛鷹旗崛起五十年以前,是活動在大明、蒙古邊境的一支馬上搶匪,這支馬匪漂浮無蹤,一般對大明的商隊和小股蒙古牧民下手,成了大明邊境的一股破壞力量。

由於大明、蒙古雙方被飛鷹旗的搶劫搞得損失慘重,於是大明邊軍和蒙古部落在飛鷹旗的問題上放棄成見達成了默契,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派兵剿滅飛鷹旗,可是飛鷹旗仿佛是千裏眼順風耳一般,大明、蒙古雙方的軍隊根本抓不到它的影子。

大明、蒙古雙方都懷疑自己的陣營裏有飛鷹旗的奸細,大明、蒙古在長達十多年的剿滅飛鷹旗的過程中,殺了不知道多少真的或者假的奸細,然而飛鷹旗還是來無影去無蹤,處處打擊大明、蒙古兩方的軟肋。

飛鷹旗在大明邊牆、蒙古大漠縱橫馳騁十幾年,終於在大約三十年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被蒙古部落數萬人圍住西北一處戈壁沙漠裏,經過一天血戰飛鷹旗全軍覆沒,包括老巢裏的婦孺老少一共三千多人沒有一個活下來。

後來才聽到蒙古部落方麵的解釋,是有被飛鷹旗殺害的牧民後人,忍辱負重在飛鷹旗裏隱姓埋名臥底近十年,最後趁著飛鷹旗絕大多數的人聚集在老巢,才送出情報把飛鷹旗包圍在戈壁絕域,才讓蒙古各部落一舉消滅了,縱橫十幾年的大漠毒瘤飛鷹旗。

由於潛伏的蒙古臥底身份不是很高,飛鷹旗的外圍組織和諜報組織都沒有挖出來,傳說中飛鷹旗的巨額財寶也沒有發現,就這樣飛鷹旗給草原大漠留下了無數的疑團和傳說,在其後的十多年中,飛鷹旗也斷斷續續的出現過,不過後來發現都是冒名頂替,最近十幾年在大漠邊關再沒有飛鷹旗出現了。

渠家禎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飛鷹旗是假冒的,自己是被薛雲給盯住了,現在薛雲打出飛鷹旗就是準備來個死不認賬了,不過渠家禎不大相信薛雲會自己去冒充飛鷹旗,這裏麵應該有昔日飛鷹旗的餘孽,因為根據重重跡象表明,在大明官軍裏麵隱藏著非常強大的飛鷹旗漏網勢力,說不定他們跟薛雲串通一氣了。

渠家禎現在是非常憤怒的,自己離開大同府沒有多少年,如今的大同府已經不服王化了,自己要是輕易的退讓避戰,那麼在大明就沒有渠家的出頭之日了,渠家禎咬咬牙把自己的看家本錢拿出來,跟號稱有天下第一強軍之稱的薛家軍碰撞一次。

渠家禎看著飛鷹旗來到離自己兵陣一千步左右的距離時,立刻吩咐自己的將士也跑起來,準備跟冒牌飛鷹旗打對攻,但渠家禎的人馬和飛鷹旗距離不到五百步左右的時候,飛鷹旗的人馬突然分成兩路,分左右兩邊包抄渠家禎的人馬,一時間渠家禎的人馬被飛鷹旗左右夾擊的中間,同時雙方的馬隊在不斷縮小距離。

渠家禎的一千多人馬被飛鷹旗圈了起來,渠家禎現在氣得發暈,他本以為對麵是薛雲的大同軍,自己率領的也是跟隨多年的親信死黨,跟薛雲的軍隊來個魚死網破的硬碰硬,因為渠家禎知道薛雲是一支靠火器起家的隊伍,馬上野戰未必是薛家軍的強項,沒想到現在自己遇到的是一支具有蒙古作戰特征的隊伍。

渠家禎不由得有些疑惑了,薛雲在大同府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怎麼就能拉起了一支具有蒙古特征的馬軍來了,這裏麵難道還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貓膩不成,莫非是自己的父親曾經懷疑過是飛鷹旗後台的那一家人,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麼阻擾自己回到大同任總兵就是那家人做的,或者那家人這次也積極的參與進來了。

渠家禎被氣得全身發抖,在大同府兩家明爭暗鬥持續了一百餘年,也算是世代的仇家了,不過大家在爭鬥都是按照大明官場的潛規則在進行,無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家都是點到為止,也就是大家爭著做莊而已,現在對方是準備破壞潛規則,采取一口吞掉對方的手段,從而達到霸占大同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