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聽了孫媳陳氏的話大喜道:“如果雲兒到了建虜西麵,遼東局麵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隻是不知道對薛二哪裏,遠水能不能救近火啊。”
陳小姐說道:“爺爺莫憂,二叔心裏早有準備,自保是沒有問題的,若按出征前的作戰方案,二叔遊擊於建虜兵力薄弱的後方,縱使二叔建立奇功也不足為怪。”
薛睿說道:“孫媳如此說來,爺爺就放心了。”
陳小姐說道:“爺爺,這次寧前道袁崇煥臨陣改變進軍線路,反而聰明反被聰明誤,構陷東路軍沒有得逞,自己的西路軍卻折戟沉沙兵敗雙台子河,可惜這樣的罪責都沒有讓袁崇煥受到處罰,反而是遼東經略孫大人去職了。”
薛睿歎道:“孫閣老人倒是不錯,就是過於鯁直受不得氣,不知道兵部尚書高第高大人為遼東經略,能不能把遼東局麵維持好啊。”
陳小姐說道:“爺爺,遼東經略孫大人對二叔還過得去,換了兵部尚書高大人一切都是未知數,加上仇視我薛家的袁崇煥、祖大壽等人尚在軍中,遼東的一切跟薛家關係已經不大了。”
隨後薛睿告訴陳小姐通知大同薛六,讓他幫助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處理他兒子駱養性延綏鎮被劫持商隊一事,另外問了問薛莊現在的狀況,以及「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個米鋪的糧食供應情況。
陳小姐告訴爺爺薛睿,薛莊有一半的莊民和夫君姬妾南下杭州,杭州來接這些人船隊,帶來大量的糧食南貨,現在現在薛莊存糧可以正常支持「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個米鋪的糧食供應到過年前,接著薛睿也不留孫媳陳氏吃午飯,就把陳小姐打發回了薛莊去。
薛睿年紀大了,心也善了很多,現在心裏牽掛放下來了,更關心「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個米鋪的糧食供應,薛睿希望自己能夠對讓那些關心愛護過薛家的京城百姓吃上便宜的糧食。
就在兵部尚書高第高大人帶著從京營、薊鎮、天津衛所兵一共兩萬人出了山海關半個月之後,原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的車駕從山海關進關,孫承宗大人並沒有進京麵聖,而是直接回了老家直隸高陽去了。
就在孫承宗大人繞開北京城而去三天後,北京城得到來自薊鎮八百裏快報,傳建虜故都遼陽城兩旬前被大火燒毀,遼陽城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風聞遼陽城是為明軍遼東軍一部所破。
當天啟皇帝和朝廷群臣得到這個消息震動異常,如果這個消息能夠確定,這將是自萬曆朝以來對建虜開戰最輝煌的勝利了,可惜薊鎮八百裏快報說了是風聞,不過薊鎮官員敢報上來,十有八九是真的了,隻是沒有最後親眼確定罷了。
天啟皇帝在正午接到的八百裏快報,難得的下午在奉天殿召集朝廷群臣議事,明軍火焚建虜遼陽城事件,給沉悶苦*大明君臣打了一針強心針,都聚集在奉天殿裏討論這次建虜遼陽城事件。
兵部主事錢元愨奏道:“啟奏陛下,薊鎮八百裏快報報道,遼陽城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幾十裏外有遼民和密探親眼所見,這麼大的火沒有大的戰事是不可能的,應該可以肯定遼陽城是被我大明軍攻破後焚毀了。”
殿下多有附和兵部主事錢元愨的,天啟皇帝回頭看了看大伴魏公公,司禮監大太監魏忠賢點了點頭,天啟皇帝對群臣說道:“看來朕的大軍還在雙台子河東岸浴血苦戰,各位愛卿你們對遼東明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內閣大臣魏廣微發言了:“啟奏皇上,看來遼陽城大火與我明軍有必然聯係,為何薊鎮八百裏快報到了,反而身處前方的遼東經略府沒有消息報呢。”
翰林院侍讀學士倪元璐奏道:“啟奏皇上,若遼陽城遼東軍大捷,那遼東經略孫大人就是功臣,請皇上查明遼陽城大火的緣由給孫大人一個說法。”
好嘛,翰林院侍讀學士倪元璐這麼一說,把那些參奏孫承宗的官員擠兌得不行,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魏忠賢魏公公的人啊,這下子朝堂裏一下子開了鍋,大臣們互相在殿裏嘰嘰咕咕的爭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