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聚集(1 / 2)

燕三娘對徐知府有限度的攤牌之後,徐知府這個進士出身的官員怎麼會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薛家在大明朝可以說是飽受欺淩,現在燕三娘表示有去國的意思也不意外,不過放在朝廷的觀念來去國跟造反區別真的不大,何況自己的幹弟弟擁兵數萬,就算他肯退居海外,恐怕他的手下們也未必同意,看來薛雲是要跟大明朝廷割裂了,自己夾在朝廷和薛雲之間該何去何從呢。

徐知府明白燕三娘敢這樣告訴自己,除了對自己的信任之外,就算不針對自己什麼,應該是備有後手的,根本不怕自己透露這些消息,徐知府想到這裏心裏不由得不寒而栗。

燕三娘看出徐知府的擔憂說道:“大哥可以先考慮一下,我們薛家也有看朝廷的態度,畢竟薛家家大業大,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隻是在海外建一個基地,方便海上貿易往來,相信大哥不介意一起發財吧。”

徐知府聽到燕三娘說大家發財心情好了很多,想想福南京、江浙、福廣沿海走私的商人,在海外有飛地的大有人在,現在薛家不過是有個想法而已,自己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徐知府表示隻是海外發財就沒有問題,相信朝廷會明白薛家的忠心的,不過還是提醒燕三娘盡快處理長塗島的海上武裝,以免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燕三娘表示自己會在最近兩個月之內給那些海船重新找個落腳之地。

徐知府帶著更多的驚豫地離開了燕府,燕三娘趁著時間尚早,去了一趟浙江承宣布政使潘汝楨的府邸,燕三娘跟潘汝楨送了一批貴重的西洋珍玩,其中有兩座精美的西洋自鳴掛鍾,潘汝楨見了更是喜不自禁。

潘汝楨跟燕三娘交談了一番,並委婉的問到了長塗島的情況,燕三娘以查建文餘孽和打擊海盜相對,潘汝楨也接受了燕三娘的說法,隻是希望燕三娘在方便的時候,讓南京、浙江的水師可以靠上長塗島碼頭,這樣也可以堵住那些多嘴人的口。

燕三娘表示自己會盡快通知長塗島錦衣衛、東廠的人員,處理好那些建文餘孽的疑犯後,爭取有限度的向南京、江浙官員開放長塗島。

潘汝楨大人送燕三娘離開的時候,迎麵過來一個穿著四品官服的中年文官,布政使潘汝楨大人喊住了那個中年文官道:“亨九,本藩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順天府副總捕頭欽命錦衣衛副千總、東廠大檔頭燕大人。”

中年文官隻是拱拱手道:“原來是燕大人。”

潘汝楨大人說道:“燕大人,這位是布政使司的左參議洪承疇洪大人。”

燕三娘聽到洪承疇的名字眉毛一豎,狠狠地瞪了一眼冷冷地說:“原來是洪大人,聽人說你有兩張麵孔三把刀是嗎。”

洪承疇聽了木了一下,看著燕三娘癡癡的不知道還嘴,等燕三娘火紅的倩影離開之後,聞著殘留在風中的香氣傻乎乎的,潘汝楨看得明白,這個洪亨九果然老毛病犯了,這燕三娘可是帶刺玫瑰,看你小子怎麼死。

隔天被燕三娘手下船隊救回來的兩艘杭州籍商船停靠碼頭,燕三娘救了杭州商船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城,這兩艘船的船主都是杭州城商人如的股,算起來東家有十幾位,得知是燕三娘手下的錦衣衛、東廠船隊救了他們的商船,都聚集在一起商量怎麼感謝燕三娘。

可是一談到銀子大家的意見就參差不一,燕三娘的手下死傷不少,出銀子慰問是必須的,想巴結燕三娘的股東開出了高價,一些眼皮淺的股東以燕三娘俘獲了兩艘海盜船為由,出銀子摳得很。

眾股東商量到三更半夜才拿出方案,大家拿出一萬兩銀子感謝燕三娘的救船之恩,這時大家看看天色已經是下半夜了,連回家都來不及了,幹脆坐等天亮去給燕三娘送銀子。

天剛剛亮燕府的大門前就有很多來感謝燕三娘的商船船夫和家屬,可是到了己時燕府也沒有人出來接待,這時候燕府門前聚集了五六千人了,這些都是跟商船或多或少有關係,也有一些商人看到了燕三娘的海上實力,對杭州商人的海上貿易大有好處,也吩咐向燕府趕來求見燕三娘。

結果燕府門前人越聚越多,很快就上萬人了,這時人群中傳說燕三娘不願意出來見大家,是怕被浙江布政使司的左參議洪承疇洪大人再告黑狀,燕副總捕頭現在已經不敢拋頭露麵,在靜等朝廷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