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刺加國內閣首輔馬沙利爾自然不會考慮讓赤血公主繼承王位,在台灣建城立國的事情就無從談起,最後隻好按照以前跟薛雲達成的協議,在離薛家軍“威遠城”十幾裏之外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大營,在這個大營裏開始培養滿刺加國的軍隊,隻是流亡的滿刺加國不能在台灣招募軍隊,整個軍營就隻有少數遺民的一百多名子弟,不過好歹算是滿刺加國複國的種子嘛。
薛雲經過慎重的考慮放棄了繼續占領台灣北部的計劃,而是先鞏固好台灣南部的地盤,這樣作為薛雲確定的台灣軍事負責人薛破虜奉命來台灣,四月六日從長塗島駛來的薛家軍船隊到達了大員大港碼頭。
隨薛破虜第一批到達大員大港碼頭的是遼東薛家軍中軍,餘大輝千總所部一共一千多薛家軍,三千來台灣開墾的遼民和那批荷蘭俘虜,薛雲親自在大員大港碼頭迎接,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麵的薛雲和薛破虜,薛破虜後麵是垂頭喪氣的餘大輝和陸要金的父親陸伯等人。
薛雲說道:“破虜、餘將軍、陸伯看把你們盼來了。”
薛破虜笑著說道:“少爺,我還以為你要派隊伍去打台灣北麵的西班牙鬼子,沒想到少爺讓我來這裏享福了。”
薛雲說道:“二叔,打西班牙還不是時候,我們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鞏固取得的勝利果實,餘將軍、陸伯走我們進城裏去。”
“威遠城”的官衙剛剛修好沒有幾天,大廳裏散發出濃重的石灰氣味,大家將就著在大廳坐了,然後擺上宴席給薛破虜這些人接風,薛雲給薛破虜、陸伯敬過酒之後,就跟餘大輝對飲了一杯。
薛雲說道:“這次把舅舅連累到台灣島實在不好意思,不過台灣島的發展前途也不錯,就隻好委屈舅舅你了。”
餘大輝說道:“薛家軍客氣了,餘某現在已經上了朝廷失蹤名冊,就在台灣島上隱姓埋名,也不是一件壞事啊。”
薛雲說道:“舅舅那裏能夠閑居呢,侄婿正有倚重的地方呢。”
餘大輝接下來就是沉默以對,酒席過後薛雲安排餘大輝在“威遠城”一套新修好的院子住下來,陸伯帶著火藥廠的先遣人員去指定位置安頓下來,然後開始策劃在台灣的火藥工廠廠址,為長塗島的火藥廠搬遷,擴大作前期準備。
衙門裏的宴席散了之後,薛雲同薛破虜來到衙門內廳談話,薛雲首先看起了薛破虜帶來的情報和信函,情報記錄:建虜鑲藍旗旗主阿敏率大軍攻陷平壤。朝鮮國王李倧抵抗不利,率領群臣、王妃、子女逃避於江華島,多派遣使者向金軍求和。三月,鑲藍旗旗主阿敏派代表到江華島二月阿敏、濟爾哈朗遣使赴江華島,正式向朝鮮遞交要求議和文書。
其內容為:大金國二王子,答書於朝鮮國王。兩國和好,共言美事。貴國實心要和,不必仍事南朝,絕其交往,而我國為兄, 貴國為弟。若南朝嗔怒,有我鄰國相近,何懼之有?果如此議,我兩國告天誓盟,永為兄弟之國,共享太平。事完之後, 賞格在貴國裁處,可差擔當國事大臣,速決完事。不然,途道往返,羈遲不便,毋視我為不信也。
朝鮮國王李倧還是拒絕了建虜要求與明朝斷交一事,隻是派族弟原昌君李玖獻馬百匹、虎豹皮百張、綿綢苧布四百匹、布一萬五千匹赴後建虜軍營繼續求和,建虜使者明軍叛將劉興祚、建虜巴克什、庫爾纏到達江華島議和。
三月三日,朝鮮國王李倧與建虜使者劉興祚等人談判成功,在江華島宣讀了誓文,正式宣布後金和朝鮮和好。朝鮮方麵的誓文為::朝鮮國王,以今丁卯年某月日,與金國立誓。我兩國已講定和好,今後各遵約誓,各守封疆毋爭競細故、非理征求。若我國,與金國計仇,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亦皇天降災;若金國仍起不良之心,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亦皇天降禍。兩國君臣,各守信心,共享太平。皇天、後土,嶽瀆神祗,監聽此誓。 朝鮮國三國老、六尚書某等,今與大金國八大臣南木太、大兒漢、何世兔、孤山太、托不害、且二革、康都裏、薄二計等, 宰白馬、烏牛,立誓。今後同心同意,若與金國計仇,存一毫不善之心,如此血出、骨暴若金國大臣仍起不良之心,亦血出、骨白,現天就死。二國大臣,各行公道,毫無欺罔。歡飮此酒,樂食此肉,皇天保佑,獲福萬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