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一章 宣化城(1 / 2)

七月二十三日晚,在宣化城裏宣大總督府裏,宣大總督張樸、宣府巡撫秦士文、宣大巡按汪裕、張素養、宣府總兵侯世祿、客將渠家楨正在議事,商量飛鷹旗大舉入侵萬全右衛的事情,不過大家討論了一個時辰了還是沒有任何應變方案。

宣府巡撫秦士文身體不好,經不住這麼長久的會議,宣大總督張樸讓仆人給秦大人送來了被褥,讓秦大人半躺著繼續參加議事,宣大巡按汪裕主戰,希望宣大總督張樸調集宣府精銳,給飛鷹旗沉重一擊,不過其他人不是反對就是沉默不語。

最反對出兵的恰恰是宣府總兵侯世祿,理由是宣府根本沒有兵,這話有些聳人聽聞的,不過仔細分析起來還真是這麼一回事,例如隆慶年間,宣府鎮原額馬步官葷十五萬一千四百五十二員名,除節年逃故外,實在官軍八萬三千三百四員名。原額馬五萬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除節年例失外,實在馬三萬二千四匹,可是到了萬曆、天啟兩朝,因為三大征和建虜努爾哈赤遼東起事,宣府自薩爾滸之後,頻頻向遼東輸送兵源,如今連隆慶年間實額的一半官軍馬匹還勉強。”

就是現在宣府的官軍皆是出征遼東淘汰下來的老弱殘兵,宣府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九鎮之首”了,一個協守副總兵,七個分守參將,把守宣府各路要隘,占去了宣府兵馬總數的八成以上,現在宣府鎮根本沒有機動力量可以用來作戰。

宣大巡按張素養反對主動進攻飛鷹旗的理由,表麵聽起來有些不靠譜,張素養說宣府的餉銀,大半以上靠大同府的稅賦支持,如果宣大兩鎮打得一團糟,恐怕明年的稅賦就成問題了,不過大家都知道張素養是另有所指。

宣大總督張樸歎口氣說道:“宣府因為支持遼東鎮對建虜作戰,自身的軍事經濟實力受損很大,大同鎮又尾大不掉,遊離於我宣大總督府的控製之外,哎,渠將軍你也談談高見吧。”

渠家楨搖搖頭說道:“總督大人,末將就是應邀來聽聽的,有沒有什麼高見。”

宣大總督張樸說道:“渠將軍,你對飛鷹旗比較熟悉,還請談談你對他們的看法吧。”

渠家楨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這樣宣大總督府的會議開不下去了,與會的官員都打道回府,至於救不救援萬全城的萬全右衛之事就暫時壓下了,渠家楨剛走到議事廳門口,就被宣大總督張樸的仆人喊住,渠家楨隻好再單獨去麵見宣大總督張樸。

宣大總督張樸同渠家楨一起坐了好一會才說道:“渠將軍,這裏沒有第三個人,希望渠將軍能夠什麼好的建議給本官。”

渠家楨沉默了一會說道:“大人,末將還是以前的說法,以不變應萬變,任飛鷹旗在萬全、張家口遊蕩,等他們折騰夠了,自然會離開的。”

宣大總督張樸說道:“渠將軍,本總督有守土之責,一旦有城池失陷,朝廷的媞騎就會聞風而至,那是等待本總督的將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監獄。”

渠家楨說道:“大人,禍是張家口那些商人惹出來的,這回恐怕沒有人能夠救他們了,如果大人肯舍棄張家口堡,末將倒有讓飛鷹旗退兵之策。”

宣大總督張樸吃驚地道:“渠將軍,你是說飛鷹旗誌在張家口堡。”

渠家楨說道:“大人,這次是死結,飛鷹旗不滅張家口商團誓不罷休,就是宣府說不定飛鷹旗也會來走一遭。”

宣大總督張樸說道:“渠將軍的意思是,飛鷹旗誌在範永鬥。”

渠家楨點了點頭說道:“大人,飛鷹旗後台之硬有目共睹,這次重兵壓境誌在複仇,絕不會輕易放過敢於反抗的敵人,其他無關人等應該沒有什麼事情。”

宣大總督張樸說道:“渠將軍,前日你不肯出兵協助民軍消滅飛鷹旗,還是認定飛鷹旗是大同薛雲指使的,可是薛雲怎麼能在一天之內聚集上萬的蒙古騎兵呢。”

渠家楨慘淡的一笑:“大人,民軍這兩年一直在琢磨薛雲,除了他在大同裝病潛伏之外,他跟蒙古察哈爾部有重大利益結合,這次薛雲帶兵北上抗擊蒙古入侵,不過是避開曹文詔將軍的幌子,飛鷹旗、蒙古軍都是薛雲弄來製衡朝廷的手段,隻要曹文詔退回宣大,我們墊付就風平浪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