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九章 薛家軍北進(1 / 2)

薛破虜在濟南城一舉擊敗了清軍三路人馬,使得濟南城轉危為安,曆史上的濟南城是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二日被攻破的,德王朱由樞、朱慈穎、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許等竟被擄去;山東巡撫張秉文,巷戰中矢力竭自刎,其妻方氏,妾陳氏,投入大明湖中,一同殉節;巡按禦史宋學朱,指揮副使周之訓等,或被殺或自盡,隻有巡撫顏繼祖,已由楊嗣昌調赴德州方得幸免;戰後明朝清理城內屍體竟多達十三萬具,整個城裏的財物被劫一空,清軍飽掠後,轉攻山東其他城鎮,此次清軍所獲甚大獲人畜五十萬餘,黃金白銀上百萬兩,至天津衛隨多爾袞渡過運河東,歸安返遼東。

現在薛破虜一戰消滅清軍六萬多人,雖然這六萬多清軍大多數是漢軍、朝鮮軍、蒙古軍,但是沒了爪牙的清軍,跟病貓差不了多少,嶽托、杜度、阿濟格雖然帶著三萬人馬逃走了,還要過大同薛家軍那一關,此戰之後空虛的遼東,就像熟透了的蘋果,隻有任憑薛家軍采摘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巡按禦史宋學朱和山東巡撫張秉文二人雙騎出了濟南城西門,薛破虜單騎迎了上去,宋學朱和張秉文向薛破虜致意,感謝薛家軍臨危相助,薛家軍對濟南軍民有再造之恩。

薛破虜說道:“兩位大人客氣了,濟南城的軍民是大明百姓,薛家軍也是大明的子弟兵,薛家軍救助救援濟南城責無旁貸。”

山東巡撫張秉文作為地主開口道:“總之要感謝薛家軍的救助,還沒有請問將軍的尊姓大名。”

薛破虜答道:“末將姓薛名破虜,官拜薛家軍台灣總督。”

張秉文對薛家軍台灣總督是多大的官位不清楚,可是薛雲一個小小的總兵,居然可以任命總督了,這不是公然造反嗎,張秉文再一想,薛家軍能夠一戰輕取十萬清軍,還真有造反的本錢,哎喲,這下子大明朝危險了。

巡按禦史宋學朱聽到薛破虜這個名字倏然一驚問道:“薛破虜,難道你是大敗建虜八旗,火燒遼陽城、鳳凰城,兩次遠征建虜腹地,殺擄建虜百姓十萬計的原京營薛破虜參將嗎。”

薛破虜回答:“正是。”

宋學朱說道:“你不是在撤軍時,因為風大浪急在遼東灣失蹤了嗎。”

薛破虜嘿嘿一笑道:“朝廷奸臣當道,武穆無功,忠臣去國,末將隻是不願意替昏君賣命罷了。”

宋學朱這個時候還明白薛破虜失蹤的奧秘,他這個巡按禦史就算是白當了,薛破虜是薛雲的家將,正是這個原因,薛破虜雖然累立戰功,卻沒有得到朝廷的升遷,就是薛雲也一直受朝廷文官集團的排斥,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將,在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走上割據或者造反的道路並不稀奇。

宋學朱本來想勸說薛破虜為朝廷效力,可是話到嘴邊實在是說不出口,山東巡撫張秉文問道:“薛將軍,你要本撫和宋大人所為何事?”

宋學朱暗罵張秉文愚昧,這薛破虜要見我們多半是誘降,自己如果知道是薛破虜來求見,真不想跟他空費口舌,薛破虜說道:“張大人、宋大人,當今皇上外不能禦虜內不能剿賊,祖宗皇陵亦不能保,黎民百姓生靈塗炭,我家少爺大明建文嫡係之後,不忍宗廟社稷毀於一旦,因此決定兵進北京城,請當今皇帝退位讓賢。”

巡按禦史宋學朱和山東巡撫張秉文二人聽了頓時色變,宋學朱指著薛破虜喝道:“你們薛家軍是要謀反嗎。”

薛破虜說道:“宋大人,你說錯了,我家主公是拿回屬於他的東西,末將希望二位大人反正,為中興大明作出自己的貢獻。”

宋學朱怒吼道:“一個薛家庶子,竟敢冒充皇室後裔,我們山東軍民誓與叛賊共存亡。”

薛破虜把目光投向山東巡撫張秉文臉上,張秉文正色道:“有道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薛將軍的話不敢太聞,如果薛將軍要進濟南城,請薛將軍的戰馬從本撫屍體上踏過去。”

薛破虜遇到了宋學朱、張秉文兩個崇禎皇帝的死忠,不過從登州至濟南,沿途大多數城鎮都歸順了薛家軍,宋學朱、張秉文隻是守著一個濟南城而已,巡撫、巡按的權力在山東境內已經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