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趙瑗帶著十幾名精銳騎兵,衝出揚州城,經驗豐富的騎兵沒有驚動正在酣睡的金國大軍,悄悄地從揚州向南飛馳而去。
次日,金軍照常輪番進攻,這時候揚州城內不過二三千兵將,卻也抵擋住金軍鐵騎的數次進攻,幸虧揚州城固若金湯不然自己早已是完顏宗弼的刀下之鬼了。
不久,完顏宗弼再次發動進攻,趙璩命王倚守西門,錢崇守東門,自己守北門。正好完顏宗弼親督進攻北門,趙璩麵對十倍於己的金軍,正欲拿起弓箭射去,但是不等趙璩反應過來,凶猛的金軍已經攻破北門,完顏宗弼親率大軍衝入北門,蜂擁而至。這時,安翎從城外飛奔而來,衝入金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地,完顏宗弼不愧是金國名將,臨危不亂,一麵指揮三軍入城,一麵指揮後麵的軍隊迎戰安翎,安翎似乎看到了完顏宗弼指揮,斷定了此人便是軍中大將,隨機揮舞長槍衝向完顏宗弼,城牆上的趙璩看到了安翎,便隻會北門的千餘兵將抵禦金軍入城,趙璩披掛上馬,手持彎刀,衝入敵陣。兵將一看郡王都開始玩命了,便都硬著頭皮向前衝,沒有一絲猶豫,用千餘條長槍,死死的把金軍阻擋在了城門外。安翎與完顏宗弼大戰二十回合,年老的完顏宗弼漸漸體力不支,虛晃一槍,安翎急躲,完顏宗弼趁機騎馬飛馳,金軍潰不成軍,趙璩深知“窮寇莫追”,將安翎接入城內後邊關上了城門。
金兵退去後,趙璩清點了整個揚州的兵馬,竟隻有一千多兵將了,趙璩滿腹愁腸,錢崇、王倚、安翎也都低著頭思索著。這時王倚突然抬頭說道:“不如讓安護衛和錢將軍護送王上突圍,某死守揚州城,就算是戰死揚州,也算了解了某的心願了,更何況不一定會戰死。”王倚仿佛已經做好了與揚州共存亡的準備,而趙璩豈是無情無義之人,他不僅珍惜王倚的才華,更擔心揚州陷落的悲劇,失揚州則兩淮不保,失兩淮則江東不保。“孤若逃之,誰肯隨知府大人守揚州?孤現在是三軍大將,即便是眾叛親離,也要誓與揚州共存亡!”趙璩堅定的看著王倚,平平淡淡的說,似乎這就是一件平常事。
趙璩剛剛說完,一個侍衛跌跌撞撞的跑進來跪下說:“報!金軍再次進攻,北門、西門都陷落了!”趙璩隨即拍案而起道:“諸將,可願隨孤誓死守揚州!?”三人異口同聲地說:“我等誓死追隨王上!”趙璩點齊兵馬,提槍上馬,衝入敵陣。揚州萬餘壯士自發組織起了一支民兵,每人或拿著鋤頭,或拿著木棍,但見金兵,群起而攻之,沒有人退縮。指揮民兵的是眾人推舉出來的袁策,此人深諳兵法,孩提時念過兩年書,後來去了廬山習武,五年後重返家鄉,正好遇到了金軍襲擊揚州,便組織鄉親反抗金軍,一傳十,十傳百,數日間,整個揚州城都聽說了袁策組織百姓抗金,袁策招募到萬餘兵將後,親率兵馬歸附了趙璩。趙璩看著裝備簡陋,又缺乏訓練的民兵,知道這群民兵論戰鬥力,如同螻蟻,但是這些人義憤填膺,群情激奮,能團結整個揚州的軍心民心,而且袁策軒昂魁偉,深諳兵法,必能助自己繼承帝位。便收下了這支民兵但僅僅萬餘兵將,還是抵擋不住金兵七八萬精銳鐵騎,雖然錢崇、袁策、安翎衝入敵陣,連連砍殺金兵數十人,但金兵就好像殺不完一樣,這個死了,另一個接著猛撲上來。這時,城外有兩支兵馬殺到,一共大約近兩萬,兵將見著金兵,不由分說先殺,為首兩將更是勇猛,錢崇都未必能與之相比。完顏宗弼見自己被圍,形勢不利,便命韓常殿後,親自指揮鐵騎退出揚州城。原來,那兩位將領乃是南宮顏之兄南宮敘和趙明誠之子趙謙捷。趙璩大喜過望,命袁策率民兵圍攻韓常,南宮敘率本部兵將關閉城門,關門打狗。自己和錢崇、安翎、趙謙捷率揚州兵將和趙謙捷的本部兵馬追擊完顏宗弼。完顏宗弼退出揚州後,趙璩難免有些得意忘形,認為敵寡我眾,形勢一片大好,便率七千精兵追擊完顏宗弼,完顏宗弼屢次想回擊,卻屢屢被擊退。追至山穀之時,完顏宗弼之子完顏亨率四萬鐵騎馳援其父,韓常也率領殘兵來援,趙璩連忙準備撤軍,但已經來不及了,完顏宗弼將指揮旗一揮,八萬餘鐵騎衝向宋軍,頃刻間,將宋軍陣型衝亂,趙璩手持長刀,向著出口縱馬飛馳,錢崇、趙謙捷殿後,安翎領著數百人保衛著趙璩衝出山穀,但是韓常緊追不放,對著趙璩連射三箭,安翎急忙拔劍,擋住了兩箭,另外一箭則插入趙璩的左肩,安翎來不及多想,繼續帶著趙璩飛馳。不多時,便進入了揚州城,錢崇和趙謙捷也率領殘兵三千回軍。
次日,完顏宗弼率八萬鐵騎駐紮在城外,對揚州城仍虎視眈眈,九頭山大當家沈餘,二當家淳於印,三當家褚理率九頭山四千匪徒投靠完顏宗弼,完顏宗弼派沈餘、淳於印、褚理領五千鐵騎繞過揚州城,直逼建康。三將領命,向健康奔馳而去。趙璩經曆了上次戰敗後,變得小心謹慎,早已派安翎探聽金軍的情報,得知沈餘率兵將繞過揚州南下時,命南宮敘率五千精兵連夜出城,南下阻擋沈餘。袁策率五千兵將日夜防衛揚州,安翎潛入金軍內部,時刻探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