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劫4(1 / 2)

很多人,有意無意的遺忘了太尉和尚書府的悲慘血案。

皇上曾經威嚴的頒布聖旨,各位皇子勢必要查出血案的來龍去脈,否則一律流放。

這個叫人人心惶惶的話題,不知道為什麼,漸漸的被人丟到了腦跟後。連皇上自己,似乎都忘記這個聖旨。多日下來,對皇子的行動不踩不問。

是何樂的死,讓這道差點掩埋的聖旨浮出了水麵。

寒凍冰冷的早上,各位大臣聚集在金鑾殿上竊竊私語,皇上還沒有到朝,文武百官們卻率先議論起近日的一係列怪誕之事。

宰相自然和死搭檔李太師擠在一起,兩人一冰一火,一動一靜,一急一慢,討論著太尉到何樂之死的全部荒誕之處。

“依我看,這個殺人的惡魔一定是前朝的餘孽。”宰相僨世的說。

“那可未必,也許是有人殺人後,栽贓給了前朝的後裔。”李太師誠懇的說。

宰相不滿他反駁他,忿忿道:“如果不是奴隸所為,那屍體上怎會無端雕刻什麼梅花恨?”

太師陷入了沉思之中。宰相分析,不是沒有道理的。

“可是,這個何樂的死,絲毫與梅花扯不上聯係,但是其死法之悲壯,堪與太尉尚書一家相提並論。這,又作何解釋?”

“這還不簡單,這個惡魔殺人如麻,想著換換口味不錯。於是何樂的死自然與太尉尚書一家不同。”宰相連思索都沒有便衝口而出。

李太師無奈的看了他一眼,對他的妄斷很是不屑。

宰相自知自己態度不夠誠懇,洗心革麵,沉疑了一刻,道;“也許,殺害太尉和尚書府的是一個人,而殺害何樂的是另一個人。”

聞言,李太師一愕:“言之有理。”

“皇上駕到。”

恰在此時,皇上踩著庸懶的步伐進來了。諸位大臣紛紛列隊站好,宰相和李太師分開,各自站回兩列隊伍之首。

“有事請奏,無事退朝。”魏公公站在皇上龍椅右側,扯開喉嚨喊到。

話音剛落,宰相就睨了李太師一眼,大踏步向前一步,道:“皇上,最近宮廷不平靜,無端遭致血妄之災,牽連到朝廷重要大臣,總管等人。請皇上加派人力物力,勢必速速將凶手逮拿歸案。”

皇上聽著宰相的稟奏,卻無聊得犯起了瞌睡。眼睫毛一眨一眨的與下眼瞼接觸摩擦。太師在一旁看到皇上無心料理朝政,真是窩火之極。

“皇上,宰相之言極是,如果皇上再不加以重視,隻怕還會出現無法預料的血案啊!”太師稍許疾言厲色的附和宰相,令宰相感激的盯他一眼。

皇上見自己無所謂的態度要引起眾怒,稍微打理起精神來。

“這太尉一家的血案,查了那麼久,動員了那麼多人力,物力,連朕的近衛軍力量都撥給大理隨時譴派了。可是你們看,這麼長時間來,凶手還是沒有被抓到。眾卿家既然害怕門前禍端,可有什麼好計謀獻上來呀?”

皇上綿裏藏針的挖苦眾臣隻動口不動心的窩囊態度,令各位大臣汗顏的低下頭。

李太師歎口氣,稟道:“皇上,這個凶手可不是一般舞林高手。他凶狠,歹毒。而且殺人理由不詳。連腐儒小孩都不會放過。這樣的人,潛伏在我們周圍,試問,我們有幾個肉眼凡胎能發現得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