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贈:軍事知識手冊(2 / 3)

7. 你知道什麼是艦炮嗎?

艦炮是安裝在軍艦上的一種火炮。現代艦艇的中小口徑艦炮,反應快速、發射率高,與導彈配合,可遂行對空防禦、對水麵艦艇作戰、攔截掠海導彈和對岸火力支援等多種任務。

艦炮是海軍最古老的艦載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的出現並沒有撼動艦炮作為海戰主戰兵器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載滿艦載機的航母已經取代以大口徑火炮為主要作戰兵器的戰列艦,成為海上作戰新的霸主,艦炮的作用大大下降。

但是,在經過了眾多次的實戰檢驗後,艦炮的不可替代性得到了重新確立。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動用了2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使用艦上的超大口徑艦炮,連續數日對伊拉克濱海地區的軍事目標進行了猛烈的轟擊,摧毀了伊軍的岸防導彈陣地、岸炮陣地、雷達站等多處軍事目標,使伊軍遭受重大損失。

8. 你知道什麼是巡航導彈嗎?

巡航導彈是指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巡航狀態即導彈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後,主發動機的推力與阻力平衡,彈翼的升力與重力平衡,以近於恒速、等高度飛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單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巡航導彈可從地麵、空中、水麵或水下發射。它可以自己找到固定或活動目標,進行攻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首先研製成功V1巡航導彈,用於襲擊英國、荷蘭和比利時。戰後,美國和蘇聯等國家都發展了巡航導彈。美國首先研製了“鬥牛士”、“鯊蛇”等地地巡航導彈,隨後又研製“天獅星”艦載巡航導彈、“大獵犬”機載巡航導彈等十幾種型號的導彈。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蘇製艦載SSN2巡航導彈,擊沉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開創了用巡航導彈擊沉軍艦的先例。在1982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阿根廷使用法國研製的“飛魚”機載巡航導彈,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標發射了數百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大都準確擊中了目標。

9. 你知道什麼是潛射導彈嗎?

潛射導彈就是指由潛艇發射的導彈。現在的潛射導彈一般都具備核打擊能力,一枚導彈可以同時配備多個核彈頭,同時攻擊多個目標。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研製潛艇發射反艦導彈,並在一艘“明”級潛艇上加裝C801反艦導彈,1985年進行了海上發射試驗。但該艇隻具有水麵上發射能力,隱蔽性不好,因此沒有進行後續的研製工作。20世紀80年代末,水下發射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啟動,所使用的反艦導彈更換成射程更遠的C802導彈,這是一種性能較先進的中程反艦導彈,整體性能與美國“魚叉”反艦導彈相當。C802於1997年開始進行水下發射試驗,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和完善,最終於1999年正式裝備在新建的“宋改”上,使其成為人民海軍的又一“克敵利器”。

10. 你知道什麼是深水炸彈嗎?

深水炸彈又稱深彈,是一種用於攻擊潛艇的水中武器,通常裝有定深引信,在投入水中後下沉到一定深度或接近目標時引爆,以殺傷目標。通常由艦船或反潛飛機投放,現在它的反潛地位已慢慢地被艦載魚雷或空投魚雷取代。

深水炸彈是傳統的常規反潛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深彈反潛一直是最主要的反潛手段,在戰爭中反潛戰績居水雷、航彈和艦炮之首。戰後,隨著潛艇技術的發展,深彈的投擲方式和投射距離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反潛戰的需要,它的反潛地位逐漸被魚雷所取代。

盡管深彈在整個反潛戰中下降到次要地位,但在近海反潛作戰中仍有用武之地。挪威、瑞典曾為驅逐不明國籍入侵潛艇使用的就是深彈,其效果頗佳。除反潛外,深彈還有突破雷陣,開辟航道,掃清登陸灘頭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