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宮側依錦江,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是西南地區建築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宮觀,也是全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青羊宮始建於周朝,原名青羊肆。創建於唐朝,唐朝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黃巢起義,唐僖宗避難於蜀中,曾將此作為行宮。待他重返長安後,撥錢增建並下詔改為今名。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毀於兵災。唐朝的皇帝曾經在這裏避難,給它增添了傳奇色彩。一六六七年康熙皇帝時,青羊宮進行了重新修複,以後又不斷擴建,占地麵積四萬平方米,氣勢宏偉。主要建築有山門、三清殿、唐王殿等。裏麵的混元殿高大雄偉,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築,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三清殿是主要建築,高大而莊嚴,供奉著三清像,大殿的左側懸掛著重約三千公斤的一口大鍾,還有重達一千公斤的生鐵香蠟筒一對。青羊宮內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經典,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步入青羊宮的第一座建築是山門。原山門建於明代,左邊塑有土地神、青龍像各一尊。還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龍碑一座。右邊塑有白虎像一尊。並有七星樁,上刻有道教秘傳天書雲篆,根據中天北鬥七星布局,稱為北鬥七星樁。還有龍鳳樁、大石獅一對、龍王井一口等。整個院落顯得簡單明了,環境也是舒適宜人。
兩個人站在三清殿大門前,聞人瀾忽然開口朝閔如水提問,“你知道為什麼青羊宮為什麼會被稱為青羊宮麼?”
閔如水四處打量了一番,這個三清殿又名無極殿,是這青羊宮的主殿,始建於唐朝,長著一個正方形的模樣,外簷柱上雕刻著六合童兒、雙獅戲球等藝術木雕,有一副貼金對聯:“福地臥青牛石室煙霞萬古,洞天翔白鶴蓬壺歲月千秋”。殿前左邊有一口鍾,右邊配著一應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都和青羊這兩個字沒有關係。等等,閔如水挑眉看向聞人瀾,“我知道。”
“因為殿內有兩隻用銅鑄的獨角青羊,所以得名。”這時候,閔如水指向三清殿裏被人摸得油光發亮的兩隻獨角羊,肯定地回答道,“是不是他們兩個也成為了青羊宮的象征什麼的啊?這一招還真的是百用不爛。我沒有說錯吧。”肯定的語氣。
聞人瀾點了點頭,寵溺地看著閔如水,眉梢上都滿滿的都是笑意,一邊拉著閔如水朝三清殿裏走去,一邊輕聲回答道,“沒錯,青羊宮便是因此而得名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在看到的這兩隻獨角羊,為清代宰相張鵬翮所贈,早就被人們摸得油光發亮了。據說是摸了青羊宮的銅羊,會富貴發財或者健康長壽,聽說摸不同的部位還有不同的含義,你要不要試一試?還有一種說法,據稱,大殿東側的單角銅羊各部位是十二生肖的化身,即鼠耳、牛鼻、虎爪、兔嘴、龍角、蛇尾、馬臉、羊須、猴頸、雞眼、狗腹、豬臀。遊客在銅羊身上某個部位撫摩,希望自己身上相應部位的病從此消失。”
對此,閔如水則是嗤之以鼻,滿臉的不相信加上不樂意,搖了搖頭,“不,我不相信這些子虛烏有的傳言。換個方式說,如果神明,不管是上帝耶穌也好還是聖母瑪利亞也罷,或者是真主阿拉,還是什麼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西王母,他們如果真的聽到了人類的祈求,也會是無動於衷的,壓根就不會有所表示,更加不用說什麼動手幫忙了。所以,我的結論是,不管有沒有神明,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求他們不過是求自己的一份心安而已,哪裏會對自己真的有什麼幫助!哼!”
閔如水這一開口,聞人瀾就知道壞了,原本的好心好意,這下子成為了情緒爆發的導火索了。但是,如果閔如水的反應沒有那麼大的話,則說明那件事情在她的心裏沒有那麼重的陰影了。遺憾的是,陰影始終還在,而且似乎絲毫沒有減少。想到這裏,聞人瀾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或許自己是太過於著急了。自己似乎不應該把她逼得那麼緊的,反正時間有的是。
“能夠求得自己的心裏安穩,我覺得已經是不錯的了,”想了想,聞人瀾還是開口說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哪裏會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發生呢?如果碰到憂傷的事情,自己又沒有辦法掌控,還能夠做些什麼呢?大概就是可以寄希望於各路神明了,求得自己心裏安寧。假如不這樣做的話,這世間還不知道會變成個什麼樣子呢。各人的選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