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千古隔閡(1 / 2)

第二百八十四章,千古隔閡

大禹的講述似乎有將史雲揚拉到了萬餘年前,那個天下蒼生還是初始的狀態。大禹慢慢的道來,就像在史雲揚的麵前展開了一幅上古卷軸圖。那裏麵清清楚楚的記載著那個時候所發生的一切。史雲揚靜靜地聽著。

大禹道:“在那個時候,女媧早已經造出了人類,人類以其超凡的靈智,最終躋身人界十大種族之一。人界始推堯為首領。堯精明賢良,人界眾人頗為愛戴。便是人界其他種族亦是對之尊敬有加。

那時,伏羲早已經率眾神自建木天梯登天,廣造宮闕,因此人神二界便已經真正分離。伏羲在人界的時候,人界諸多妖靈都不敢肆掠,不過伏羲一走,人界頓時便生出一係列的禍患。妖靈肆掠,鬼魅橫生,魔物蠶食人界生靈之魂魄,為求自保,人界十族奮起反抗,曆時數年,終於將妖鬼魔打退。

伏羲居於天上,觀人界眾生疾苦。遂劃分六界,為保公平,伏羲立下規條,六界生靈不得隨意往來其他各界,神祇亦是一樣,自此六界各自為政,看起來好像禍患已平。

可是沒想到的是,有一惡神,名為公共,他不服神界之束縛,貪戀人界之自由。遂逃出神界,來到人界西部。共工自命不凡,一心想要做那人界之主。可是人界十族均不是任人宰割之輩,各族奮起反抗,共工一時亦不能成事。大怒之下,遂將黃河水溢於中原大地,企圖以洪水淹沒十大種族。

十大種族均沒有治水的經驗,十族首領商議,人族大堯主動挑起這個治水的擔子。”

聽到這裏,史雲揚不禁有點奇怪,他道:“大堯為什麼要去挑這個擔子?在當時,人族幾乎是沒有戰鬥力的種族,若是外敵入侵,也隻有逃跑的份兒。據我所知,那個時代人類的死亡數量是驚人的。這等擔子為什麼不交給九黎族或者噬月狼族這些大族?”

大禹微微一笑,道:“都說人心各異,可是那時候的十大種族又怎麼不是。十大種族都不想出這個頭,因為以前沒有經驗,治水不好,便會背上永世的罵名。畢竟這治水也不能夠靠武力,還得靠頭腦。大堯之所以要接受這個重任,無疑是被其他九大種族所逼迫的。其實大堯自己也想利用這次機會將人族的威望在十族提高一些。”

史雲揚點點頭,大禹繼續道來:“大堯接到治水的任務之後,便召集眾氏族首領商討,眾首領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讓鯀,也便是吾的父親前去治水。

由於治水一道乃是一項創舉,誰都沒有開過這個先河,對於父親來說,這個壓力何其巨大。父親心想,水之所以能夠漫溢中原。必然是因為中原地勢過於平坦,沒有高山巨石攔住水勢。不過對於人族來說,造山哪有那樣簡單。父親便讓隨行的氏族部落建起高牆城垣,希望攔住大水。可惜水並不像其他東西那般,攔住便過不來。不管父親的圍牆早的多遠,水總能繞過城垣漫溢到其他各地。被父親攔住的區域,水是無法疏通,上遊幾乎便成了一片汪洋。

那裏本來居住著丹鳳和龍伯二族,父親這番治水差點讓兩族滅絕。兩族首領憤怒不已,向大堯討要說法,大堯迫於壓力,可是若是處死父親,誰來治水。隻得於泰山祭天,希望,伏羲能夠給些指示。伏羲一直找不到下界相幫的理由,此時適逢大堯祭天,複習便派遣祝融下界傳達。

不久之後,父親便被火神祝融在羽郊處死。當天,吾就被召見,祝融指名道姓要讓我前去治水。當時吾隻有十七歲。

這些年來,跟著父親東西輾轉,吸收了一些父親的治水經驗,也吸取了不少他失敗的教訓。當時我想如果能夠將這些多餘的水排到另一個地方就好了。於是我便命人建造了太湖。可是後來,太湖被裝滿了,水患還是沒有平息。

當時我在想,我會不會也和父親一樣,付出再多努力也是枉然,最終隻能身死魂滅。可是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出現了一位神祇。他便是戰神應龍。

應龍告訴我,他會幫我。吾亦是後來才得知,我們的相遇絕非偶然。在吾小的時候,曾經在渭水河畔遇見過一條長著翅膀的龍,那條龍與吾玩耍甚歡,還說神界太悶,能夠陪吾一起玩耍,也算是一件樂此不疲的事。後來吾才知道,這龍竟然就是神界的戰神。

他曾經用天下的大事來考吾,說這樣的大水,父親一味采用堵塞之法,屆時會有什麼後果。吾適時與之互為玩伴,童言無忌。便說那樣的治水之法隻能引的洪水向更廣闊的地方散布。沒想到,區區一句話,他卻已經記在了心裏,那時應龍便已經看出了吾有治水的能力。可是也就是這一句話,葬送了父親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