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六界大事,爾等一麵之詞,自可信口開河。便是我信,太乙軍也不能信。”
武神道:“我們受命於應龍閣下,令我們轉移人族百姓,可是如今已經來不及了。為今之計,隻有暫時將百姓遷往九黎族故地。那裏有另外的空間,可以保護他們免於受難。可九黎的部隊現在被你的前軍擋住了。你應該知道,現在百越一帶是什麼情況,在此處多耽擱一時,死的人就越多。到時候賠上的性命便不隻是這些百姓,還有太乙軍,九黎族。”
“九黎世代居於魔界,魔族施行之法,九黎會怕?荒唐!”
朱嬋揚聲道:“閣下請弄清楚,現在是太乙軍阻了九黎的去路,而非九黎將你們攔截在此。若是九黎想要動手,為何要救助那麼多百姓。而且九黎若真想動手,你那一個前軍部隊到現在為止又怎麼可能全無傷亡。我二人又豈會愚蠢到親臨此處與你見麵。”
“你...好厲害的一張嘴!!”
九黎族長道:“請不要懷疑我們的誠意。即便閣下不相信九黎,也請閣下明白,此時並非爭鬥之時,遲了一分,所有人都會多一份危險。太乙軍攜帶數十萬百姓,行軍速度自然也會極大放緩,我建議兩軍合為一處,九黎故地據此不算太遠,這些百姓不應該再憑白送命。”
太乙神將又豈會不明,此時最麻煩的便是九黎族纏上太乙軍,不過他們既然願意退去,自然不應逞一時之氣。“合軍之言簡直妄談,不過太乙軍自然是以護送百姓為第一要務。便如你所言,百姓送往九黎故地。但是到了那裏之後,九黎故地所有地方,太乙軍都要全部接管,九黎族不得入內。”
朱嬋怒不可遏,厲聲道:“九黎族拚盡力量營救人界百姓,憑什麼就要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太乙神將不以為意,揮手決意,道:“九黎族不是自詡清白麼,憑九黎之力,在那黑霧趕上之前必可趕到神農穀,三界首席皆在那裏,你們功過評判自有公論。太乙軍職責所係,定然不可能讓爾等同百姓聚在一處。便是我答應,我身後九十萬太乙神兵豈肯答應!”
“算了,大祭司。便按他說的做吧。隻要能救濟這些百姓,九黎族並無怨懟。”九黎族長阻止了麵色冰寒的朱嬋。她回過頭,武神無奈說道:“他並沒有做錯,太乙軍能退步至此,他已經很給我麵子了。”
太乙神將拱手道:“閣下明白就好。”
九黎族長道:“稍遲,九黎族會啟動族中秘法,將軍隊和百姓傳送至九黎故地。不過現在計劃需要稍微變通一下了。除了列陣的長老席之外,請武神大人帶領九黎剩餘族人速速離開此地。”
武神看了看朱嬋,又看了看那九黎族長,不由得長歎了一聲。道:“我信你們。放心,你的族人我會帶到神農穀。”
九黎族原先的計劃,乃是帶著百姓趕往特定的地點,那裏早已經架構好了傳送法陣,隻需將九黎族人和百姓一同傳送往故地便是。可如今一下又多了百萬之眾的神界大軍,仍按照原來的傳送法陣行事,一則時間定然已經來不及,二來九黎族不能再入九黎故地,九黎族人也需要離開自保,如此一來便不能再動用全族力量架設傳送陣法,那傳送法陣自然就無法承受如此巨大數量。為今之計,便隻有在此時此地再度架設一個的傳送法陣,就地傳送。不過如此一來,架設法陣的九黎族人因無法進入九黎故地,必將麵臨被黑霧吞噬的危機。
即便如此,這個計劃也不會有人反對。朱嬋心中自然明白,武神亦然。有時候抉擇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犧牲隻是一種必經的途徑,因為除了這一條路,已經無路能走。當太陰幽熒與太陽燭照真正出現在人界上空之時,那才是九黎族萬年以來最大的榮譽。
【先補上昨天欠的,下一更十一點左右,我很講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