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朝,文隆二十五年,文隆帝龍樂德駕甭,傳位於太子龍禦熙.新帝即位,改年號“元熙”,為元熙帝,普天同慶,大赦天下。
元熙三年
樂王府內,一烏衣男子跪在廳內,沉穩的麵上帶著一絲謹慎,低垂的眼不曾抬起,正靜靜的等著什麼。
時間緩緩流逝,四周安靜的有些詭異。良久,一個好聽又有些低沉的聲音響起:“你是說,慈孝太妃欲將她的侄女許給我?”聲音的主人轉過一直背對的身子,春日暖暖的陽光輕輕撒在他麵上。那俊挺的劍眉,高挺的鼻梁,如寒星般幽深的黑眸閃過一絲戲謔,性感的薄唇微微啜了口茶,那風輕雲淡的口氣仿佛婚姻大事在他眼中如同手中這杯茶一般,是那麼的隨意。這聲音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先皇的兄弟,當朝天子的皇叔,樂王。
烏衣男子仍是低著頭,隻簡單的回答:“回王爺,是的。”
樂王輕輕笑著,“難道她不知我並無立正妃的打算?”
樂王的正妃在嫁與樂王後二人琴瑟相諧,恩愛異常,羨煞他人。可樂王妃在兩年前病逝,那時的樂王如同瘋了一般不出門,不上朝,不接見任何人,整日隻待在樂王妃生前最愛的院落,最後連皇上也沒辦法,下聖旨都未能將樂王從府中請出,別人又能怎麼辦呢?隻能等著樂王自己從悲痛中恢複過來。可是樂王在關閉自己三個月後,從院中走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察覺到樂王變了。變的深沉,變的不再喜歡笑,大家隻當樂王是痛失愛妃所造成的,可是兩年過去了,曾經專情的樂王卻接連娶了兩位夫人,甚至立了世子,不過始終未曾立下正妃。
烏衣男子微微吸了口氣,道:“太妃說,王爺乃人中龍鳳,而她這侄女乖巧懂事,溫柔賢淑,即便是嫁與王爺作妾,也是福分。”
好一個福分!樂王心中泛出冷笑。慈孝太妃也不過是想在朝廷上有一可依靠之人,新帝即位三年了,卻未曾確立後位,現在慈昭太後又時時壓在她頭上,再加上太後背後的家族勢力..慈孝太妃的家族相較之下,不免淡薄了太多.恐怕這才是她一心要將侄女嫁給他的主要目的。不過...既然慈孝太妃願意將侄女親手送上,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樂王的唇角勾起一抹魅人的弧度,“即使是太妃的侄女,將來入了府,仍是侍妾。將這話傳給太妃,三日後,我上林府提親。”
當今聖上元熙帝年僅二十六歲,卻是飽讀詩書,聰慧睿智,任人唯才,尤其是對待皇叔樂王和弟弟寧王更是信任異常,唯一不足之處便是心腸過軟,對任何人都抱有仁愛之心。親政時日見久,朝廷上便有官員覺得皇帝是那婦人之仁,不夠堅毅。反觀樂王,雖貴為皇叔,也僅虛長皇帝一歲。但已立下赫赫戰功,手掌兵馬大權。而另一位王爺寧王,則是皇帝的弟弟,生母是已逝的賢貴妃。今年也才二十五歲,但學識過人,早已是內閣學士。皇族中這一文一武,實為龍朝之福。
自古朝廷之上便有黨爭,龍朝亦不例外。以慈昭太後家族李氏為主和以慈孝太妃林氏為主的兩派人馬,經常在朝廷之上爭論。慈昭太後既是皇帝的生母,其兄又是當朝宰相李涵奇,家族勢力自是無可爭議。慈孝太妃身邊雖無一兒半女,卻得以尊位,則是因為其曾舍命救過先帝,並因此深得先帝的喜愛。日久,也已發展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勢力。
可慈孝太妃的弟弟林思僅位為正三品順天府尹,這也是為什麼慈孝太妃要急著與樂王結親。有了樂王這位皇帝尊敬的皇叔做靠山,還用怕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