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隨時來住”這四個字,紀辰果斷的同意了,隻是每一次臨走前都會交代她關好門窗。
“淺末,還要嗎?要不要我幫你找大的貝殼。”
紀辰看到旁邊有人潛海也躍躍欲試。
“不用啦。”
看著海浪一翻一翻的席卷而來,淺末毫不猶豫的為紀辰擔心。
“真的不用嗎?”紀辰看見那人回來以後手裏拿著一個一手大的白色貝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不用啦,紀辰,我們去拍照吧,來這裏光顧著撿貝殼了。”淺末立即上前挽住他的右手拖著他往天涯海角的岩石方向走去,她是真的不想她冒險,雖然明知道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但她就是擔心。
請人幫忙拍了合照以後,紀辰滿意的看著自己和淺末的溫暖和諧。
後來照片洗出來以後,他毫不猶豫的將兩人合照的小照片放進了隨身攜帶的錢包裏。
淺末不知道的是紀辰還偷偷的拍了她好幾張在沙灘上撿貝殼的照片。
緊接著,他們去看了南山海上觀音,沿路走過的是一片椰海風光,觀音位於海灘沿岸。
三麵觀音高108米,三尊觀音手中分別持珠、持蓮、持篋,各有不同寓意:正麵為手持經篋觀音,體現觀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經篋代表六百卷般若經,表示觀音“自度度人,智悲雙運”,既能自利,觀理事無礙之境而了達自在,又能利他,觀一切眾生之機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啟眾生智慧。
右邊為手持念珠觀音,體現觀音的解脫德,即徹底擺脫無明煩惱和種種束縛,達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現“眾生念佛,佛念眾生”同等同體的慈悲精神。
左邊為手持蓮花觀音,體現觀音的法身德。觀音聖像總體表示觀音“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如果說自由女神像代表了西方世界“自由”、“平等”、追求個性解放的思想,那麼南山海上觀音聖像就是東方世界“慈悲”、“智慧”與“和平”的精神象征。
在觀音佛像前的香壇上了香祈福以後,他們又往祈福樹上掛了紅色的祈福絲帶,淺末在心裏默念保佑紀辰身體健康,平平安安。腦袋裏又不自覺的想起拾哥哥,何時才能再見到他呢。
紀辰卻在心裏祈求觀音菩薩:菩薩,你告訴我何時才能和淺末結婚,和她永遠的在一起。不,算了,菩薩,我還是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
在小吃店裏吃了些東西以後,他們就又向周圍好看的風景走去,一路上兩人的精神都很好,走了許久都不覺得累。
晚上住在旅店裏,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以後就去看了大小洞天,躺在沙灘椅上,沐浴著陽光,享受著藍天白雲紅木棉以及偶爾吹來的海風,生活原來可以這麼的愜意。
下午五點半的時候往出口走,正逢夕陽西下,兩人毫不猶豫的停下腳步坐在一旁的秋千藤椅上,透過椰樹看著夕陽,看著眼前的椰海風光,仿佛一瞬就到了地老天荒。
紀辰心想:要是能和淺末這樣一直到老該有多好。
兩天一夜的旅行結束,淺末終於回到了自己家。剛一打開門,就迫不及待的放下手裏的東西,將鞋子一扔,果斷的跑進房間躺在自己的床上,整個人呈一個大字型,自己舒服的同時還不忘叫上紀辰:“紀辰,你也來躺會,好累啊,我的腿快不是我的了。”
他正要感慨這丫頭的體力怎麼這麼好時,她就原形畢露了,看吧,果然不能對她抱有太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