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意想不到(2 / 2)

柳淵放下毛筆,站了起來,走到女兒麵前,微微皺眉道:“月茹,有件事情你應該知道!”

柳月茹見父親的神情,不禁有些緊張,有些擔憂地問道:“父親,發生了什麼事?”

“你知道張良臣的事嗎?”

柳月茹搖了搖頭,急聲問道:“父親,他出事了嗎?”

柳月茹奇怪的看了女兒一眼,“剛剛我得到消息,他在呂堰縣大敗蒙古軍,消滅了對方五六千人,並且攻占了唐州!”

柳月茹登時那流露出激動之色,“看來他並不是個隻會說大話的家夥!”

“哎!可是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未必是好事啊!”

柳月茹一愣,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何?王師報捷難道不是喜訊嗎?”

柳淵苦笑道:“可是朝中科班出生的大臣們卻指著他擅自挑起兵火,為大宋安危埋下了隱患!”所謂‘科班’,其實就是通過科舉考試得到官職的官員,這幫人也被稱為道學派,這批人大部分都屬無能之輩嫉賢妒能,卻又自命清高,對於因為能力被破給提拔的官員極為仇視,比如支持餘玠的丞相趙葵就因為不是科班出身,而被那些道學派以‘宰相須用讀書人’為由強烈反對和抵製,皇帝迫於壓力罷免了趙葵的相位。知道趙葵的人,可能不多,知道餘玠的應該有不少,餘玠守備四川,在他的努力下,四川幾乎成了金城湯池,蒙古人多次在四川碰得頭破血流,如果餘玠沒有離開四川的話,蒙古人占領四川的戰略行動是很難實現的。可惜的是餘玠早已經鬱鬱而終了。

柳月茹怒聲道:“這是什麼話?這也太荒謬了!”

柳淵點了點頭,“不隻是女兒這樣認為,像趙葵這些一心為國的大臣也如此認為,但畢竟他們力量太弱!”這裏順便說明一下,趙葵雖然被奪去相位,但仍在朝中任職,現在是廣西宣撫使,雖不在朝堂,但權力很大。

“父親,我們能做什麼?”柳月茹一臉渴望地道。

柳淵搖了搖頭,“能做的為父已經做了!希望他能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吧!”

父女倆不禁歎了口氣。

視線轉回到呂堰縣。

回到呂堰縣的張良臣與呂堰縣的百姓一道重建焚毀的縣城,由於縣城在大火中化為了灰燼,再加上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有數千條亡魂安息在這裏,因此大家並不打算在原址重建,而是將新縣城的縣址向東南移動了二十幾裏兵力白河,這樣更利於防守,也更利於通過水道從襄陽得到補給,這個計劃已經得到了朝廷的首肯,並且朝廷已經命令一名大員負責此項工程,十餘萬民工也正在動員之中,可見朝廷對此非常重視,他們打算將此建設成一座屏蔽襄陽的前衛堡壘。

不久之後,樞密院的命令下來了。

皇帝的聖旨和樞密院的命令同時遞到張良臣手中,皇帝在聖旨上先是斥責了張良臣的莽撞行為,繼而又言語安撫,典型的胡蘿卜加大棒的做法,最後皇帝勉力張良臣要全心全意為朝廷效力為國盡忠。樞密院的命令僅僅隻是說將其調離京西南路,調往廣西歸趙葵麾下,即刻啟程,不得遷延。

待專使離開後,張良臣自嘲地道:“看來我那七百個兄弟算是白死了!”自嘲中透著憤怒,因為不管是皇帝的詔書還是樞密院的命令中都沒有提到撫恤陣亡將士的事情,張良臣詢問專使太監,後者卻趾高氣昂地道:“你等未獲罪就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竟然還想要撫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