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神跡(2 / 2)

張良臣笑了笑,思忖道:“其實就談判條件來說,我們更有利一些!隻要強硬下去,蒙古人肯定首先支持不住!”

吳潛點了點頭,有些擔憂地道:“我隻是擔心陛下的態度會突然改變!”

張良臣皺起眉頭,“這是個問題!我和丁大全會在朝堂之上督促陛下!吳大人隻管同對方談判便是!”

吳潛點了點頭,站了起來,抱拳道:“那朝堂方麵就有勞張大人了!”

張良臣站起回了一禮,“吳大人不必客氣!咱們這都是為國效力啊!”

吳潛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而與此同時在孫蝶的府上,類似的討論也在進行著。

第二天的談判繼續在艱難中進行著。而朝堂之上皇帝已經表現出猶豫,張良臣和丁大全及時將皇帝的態度穩定下來。

談判進行了三天時間,就在大家以為談判還將繼續如此僵持下去時,蒙古使者張開陽突然提出一個條件,如果宋國方麵再加上被俘的數萬蒙古軍將士,那麼他便可代表蒙古方麵與宋庭達成協議。

對於這個條件,南宋朝廷都認為可以接受。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談判會就此順利結束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情況使得談判生出波折。京兆府方麵突然傳來報告,說在首陽山的萬仞峭壁之上出現神跡,每當霧靄彌空之際,光潔如鏡的斷崖上便會出現十六個碩大無比的大字,‘得長安者太平永享,失長安者江山不保’,據說這十六個大字在霧氣蒸騰中飄飄渺渺,霧散之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極為奇詭。

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現代,大家最多就把這當成神奇的自然現象罷了,可是在古代就完全不一樣,這種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幾乎被所有人都看作是上天的一種昭示。‘得長安者太平永享,失長安者江山不保’,這個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誰得到長安就可江山永固,反之便會傾覆,而長安就是現在的京兆府。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要求皇帝不要交出京兆府,因為上天已經降下了昭示,如果逆天而為必定萬劫不複。其實皇帝本人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也有人對此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皇帝最終決定,暫時推辭達成和議,同時派遣範文虎和董宋臣即刻趕往京兆府察看情況。

孫蝶看著手中的報告秀眉緊皺,神跡之事讓她感到莫名其妙,她下意識地感到這件事一定與張良臣脫不了關係,她不認為這所謂的神跡是子虛烏有的,因為此事很容易求證,以張良臣的精明應該不會僅僅隻是造謠,那樣做不會有任何效果。

孫蝶喃喃道:“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臨安城的大街小巷也都在熱議神跡的事情,這件事在口口相傳中變得越來越神奇,居然連巫山神女、太上老君、如來佛祖之類的人物都登場了。

董宋臣、範文虎風塵仆仆地趕到京兆府,隨即便在周密的陪同下趕到首陽山前裏許的一座山崗之上,對麵便是首陽山的萬丈峭壁,濃濃霧氣包裹著首陽山,為其平添了一分神秘之色,這讓初來乍到的範文虎和董宋臣不禁分外期待。峭壁之前有一座矮山,與峭壁夾成一條山穀,其中草木茂盛,董宋臣、範文虎所在的位置根本就看不到那條山穀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