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臣回到大帳,提筆寫了一封長長的書信,令傳令官立刻傳給蕭峰。
視線轉到遼陽地區。元軍鹹平路和寧昌路之後,分別退往北邊的泰寧路和開元路。泰寧位於寧昌以北七百裏,而開元路則在鹹平以北五百餘裏,大概就是現在長春市以北七十公裏的農安。元軍已經與漢軍拉開了相當遠的距離,這使得漢軍在短時間內無法對他們造成威脅。
這天下午,在落日的餘輝下,皇子鐵穆耳在數百名怯薛衛士的護擁下來到遼陽臨時治所所在地泰寧。遼陽行省的治所本來在遼陽路,目前已經遷移到了泰寧。
“皇子!”鐵木耳行禮道。
鐵穆耳急切地問道:“如今遼陽行省的情況如何?”
鐵木耳歎了口氣,“形勢很不好!目前真正還在我們手中的就隻剩下這個泰寧路和東邊的開元路了!”
鐵穆耳皺起眉頭,“還剩多少軍隊?”
“軍隊倒損失不大!五萬精銳都在,還有兩萬多由當地各族組建的守備部隊!”
鐵穆耳沉聲道:“憑這些軍隊是無法守住泰寧和開元的!”
鐵木耳點了點頭,無可奈何地道:“情況是這樣沒錯!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除非能夠說服各部族全力支援我們!”鐵木耳口中的各部族指的是當時生活在黑龍江、吉林以及外興安嶺地區的遊牧、狩獵民族,這些民族名義上歸元朝統治,其實並非如此。過去忽必烈對於這些苦寒之地沒有興趣,同時又為了穩定後方,於是將各族首領均冊封為萬戶、總督或者千戶,並且忽必烈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派駐官員。這些官員並非對當地進行管理,而僅僅隻是起到聯絡的作用!忽必烈的這些做法是成功的,這些部族都願意做大元名義上的臣屬,不過如今江山劇變,大元已經日暮詞窮了,那些部族很多都表現出獨立的意圖!
在如今這種漢軍大舉壓境的時候,那些原本不被大元朝廷看重的野蠻部族變得非常重要!如果蒙古人能夠爭取到他們的支援,那麼就還有在東北與漢軍抗衡的本錢!反之,蒙古人全部退出東北的時間便指日可待了!
鐵穆耳道:“父汗派我來就是為了說服各部族繼續效忠我們大元!”
鐵木耳皺眉道:“如今這種情況!他們還會效忠嗎?據我所知,漢人的密探已經出現在那些部族中了!相比於他們,我們又能給出什麼樣的條件?”
鐵穆耳道:“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不過我們有一個優勢,我們與那些部族頭人基本上都存在姻親關係!這是漢人不具備的!
鐵木耳思忖道:“那些部族雖然數量眾多,但最主要的不過是兀者吉列迷萬戶府和肇州萬戶府。兩者分別為南北部族的首領,隻要能夠說服他們,就成功了!”
鐵穆耳點了點頭,“不錯!因此跟我同行的就有這兩家嫁到我族的女兒和她們的兒子!這是我們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