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的罪過?(1 / 1)

一大清早,河邊就擠滿了一群等待過河的乘客,準備要乘船到對岸去辦事。沒多久,船夫撐著船靠了岸。由於船小人多,有些人擠不上船,隻好等下一班船再過河。

在等待的人當中,有一位秀才及一位禪師。秀才目送著船開走,忽然問禪師說:“請問禪師,剛才船夫將舟推入江中,把沙灘上的螃蟹、蝦、螺等壓死了不少,請問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夫的罪過?”

禪師聽了之後,回答道:“既不是乘客的罪過,也不是船夫的罪過。”

秀才聽了,更加疑惑地問:“既然船夫和乘客都沒有罪過,那麼請問禪師,這究竟是誰的罪過?”

禪師瞪著秀才,很不客氣地說:“是你的罪過!”

秀才一聽,很不服氣地回話:“這幹我什麼事?”

禪師兩眼圓睜,大喝:“因為本來沒有事,是你再三分別,所以是你的罪過!”

養心法語

佛教雖然講六道眾生,但還是以人為本位。真理有時不能說破,事相有時也不能說破。船夫為了生活賺錢,乘客為了事務搭船,蝦蟹為了藏身被壓,這是誰的罪過?這不單是船夫或乘客的罪過,而是船夫、乘客、蝦蟹三者的罪過。但其實也不是三者的罪過,因為這三者都是無心的,就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無心,怎麼能造罪呢?縱然有罪,也是無心之罪。這位秀才多事,難怪禪師要毫不客氣地喝斥“是你的罪過”。

所以,禪有時不立一法,空諸所有,禪心真理才能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