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揚州光孝院的慧覺禪師,生卒年不詳,隻知道他是趙州從諗禪師的法嗣弟子,精通經史子集,並且長於詩文。由於他擅長以機鋒應對點撥學人,因此人稱“覺鐵嘴”。
有一天,一位以殺牛為業的屠夫來到光孝寺,問慧覺禪師說:“禪師,佛門向來慈悲為懷,認為殺生是很嚴重的罪過。可是我為了生活家計,不得已一生都殺牛給人吃,請問我該當何罪?”
慧覺禪師故作驚訝地問道:“你殺了幾頭牛呀?”
屠夫說:“少說也有幾百頭吧!”
慧覺禪師說:“哦,殺了那麼多啊!你說有多少罪呢?”
屠夫低下頭說:“我知道我罪業深重。”
慧覺禪師又說:“是罪業深重。”
屠夫擔心地說:“那我將來會怎麼受報呢?”
慧覺禪師回答道:“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也可以說沒有罪啦!”
屠夫一聽,心裏感到非常糊塗,不禁再問:“禪師,究竟是有罪,還是無罪?您說清楚嘛!”
慧覺禪師說:“是真相,是假相,這是有不同的哦!”
養心法語
罪業,有罪性,有罪相。在吾人的本性上,本自清淨,有殺、無殺,對出世的真如本性都沒有影響。
但是在世諦法裏麵,殺業是重罪。殺少罪少,殺多罪多,正所謂“一報還一報”,有一定的因果。若要問有罪無罪,本性雖無罪,但流轉的生命還是有罪的。
所以,究竟是說有,還是說無呢?就看你通達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