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穿越+重口味手術+花街=20%收視率+醫道?
評論
作者:支菲娜
我在日本不怎麼進醫院。有一次陪一位日語不太好的國內教授朋友去醫院做個內科小檢查,等候時我去了趟洗手間。洗手間不大,裝修簡單,收拾得星級酒店般幹淨——我想不少人都知道以衛洗麗(自動加熱坐便器、可自動發出流水聲掩蓋“噓噓”聲、自動溫水洗淨尊臀、自動衝水)為代表的日本廁所文化享譽世界。與普通廁所不同的是,這個內科洗手間牆上開了一個30公分見方的小窗口,“窗”是個不透明的側拉木板,窗台上有個白盤子,旁邊擺著尿杯。
用句流行語來說,“當時我就震驚了”。我估摸著拉開那個木板,就能看到各種化學儀器遍布的化驗室,聽到護士溫柔的聲音。
舉國歡慶的奧運年,我在北京某著名婦產醫院建檔產檢,準備生下我的奧運寶寶。該著名醫院的化驗科與廁所之間距離約300米,但這300米恨不得相當於一個世紀的路程,因為你首先要小心翼翼地穿過重重挺著大肚子的產婦和她們草木皆兵的家屬人牆;當然,你手裏還演雜技般端著你的排泄物生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扯了這麼多,我隻是想說,醫院硬件差距都這麼大,何況醫療文化?韓國翻拍了一部日本醫療題材電視劇《仁醫》,今年5月26日在韓國MBC電視台播放,由宋承憲、樸敏英主演,目前正在網上遭到痛批。因為不少人認為原版《仁醫》是難以超越的高峰。
《仁醫》(JIN-仁-)擁有一堆吸引人眼球的商業符號:穿越題材,跨越時空的愛情,血腥真實的手術場麵,主人公徜徉在花街女性和大家閨秀之間卻心存他人。這些有趣的題材相加,得出的是每集超過20%以上的收視率和令人心服口服的日本主流意識形態。
《仁醫》改編自同名漫畫,由日本TBS電視台的金牌導演平川雄一郎、山室大輔、川島龍太郎等人製作。播出第一部的平均收視率19%,第一部最後一集收視率25.3%。不久後,第二部播出,以紀念TBS電視台成立60周年。第二部11集,平均收視率20.6%,最後一集收視率達26.1%,瞬間收視率高達31.7%。第二部在播放之前已銷售到80個國家和地區。兩部合起來總共獲得日本海內外33個獎項。
《仁醫》秉承日本醫療劇大量普及醫療知識的一貫風格,更將古代與現代、曆史與個體、理想與實現過程密密交織,最終闡述關於現代醫療倫理與醫療體製的主流價值觀。一個現代頂級大學附屬醫院腦外科醫生南方仁,因收治身份不明的摔傷病人而不慎墜樓,醒來時才發現穿越到了江戶時代的東京,一個武士橘恭太郎因救他而被砍傷頭部。情急之下,南方仁就著燭光,拿著斧子、火鉗、錘子之類的木工工具來了一台開顱手術。實際上,這已是他暌違幾年的手術。南方仁在現代有個身患腦瘤的兒科醫生未婚妻友永未來,他做手術失敗導致她成了植物人。橘恭太郎的手術十分成功。南方醫生一方麵擔心自己篡改曆史,一方麵出於醫生良知下意識地治病救人,橘恭太郎的妹妹橘咲則在多次幫忙中成為他不可替代的助手。南方醫生在多次行醫過程中,試圖改變醫學發展速度,從而改變未婚妻的命運。然而隨著自信的恢複、對曆史洪流的認知,他不自覺地參與改變曆史細節,並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與使命。
《仁醫》的原作村上紀香(男性)是高產的暢銷漫畫作家。據說引發他創作《仁醫》的一大要因是偶然得知古代妓女多患梅毒,無錢、無醫術可以醫治,尤其其職業多受鄙視。因此,《仁醫》從原作開始就可以說是一部貫穿宣揚人人平等就醫的現代醫療理念的作品。自然,江戶時代的花街及其風俗成為這部電視劇一大看點。江戶時代,日本官辦妓院僅限於“吉原遊郭”,這是一條封閉性的“八大胡同”,妓女圈於其中不得出。妓女與浮世繪師多有往來,因此現存浮世繪作品又多有妓女題材。深受浮世繪形式美影響的日本電影,亦曾多次表現吉原遊郭的種種情狀。其中尤以著名藝術家蜷川實花的《花魁》最為唯美。《仁醫》中對吉原遊郭的描寫亦不輸《花魁》。它花了大量篇章拍攝妓院街景、內景,對妓女們的衣著、生活、情感均有細致表現,對花魁的“就業典禮”出街儀式更是表現得美輪美奐。《仁醫》更以花魁野風為線索,展現妓女與老鴇之間的人際關係,重筆將妓院街描述成一個重感情的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