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繪術師。”
於明了對著鏡子這樣說道。
……
公元紀三五四八年的夏季,於明了從方舟星海爾曼大學的機修專業畢業了。依照原本的人生規劃,他回到了老家鳳華星。前腳剛回闊別已久的萬澤機修店,後腳舅舅便關上了大門然後囑咐外甥別把東西給落下了。
載滿年少回憶的地方就如此這般輕易的交給了別人,於明了茫然地看著親人。
“我們會回來的。”舅舅仿佛給自己打氣似的這般對外甥道。
機修專業的範圍很廣,但最吃香的還是機甲的保養與維護這一塊。然而他所涉及的專業往往與某某力場,某某神經元有關。換句話說,你沒有這幾個方向十幾二十的等級實力,壓根擺弄不了。而於明了隻有九級機修證,這在他們E等學校裏也算個難得的人才——但問題是如D等院校機修專業起步就是九級,更不論A等十五級的平均水準。
舅舅的等級是十九,在時下社會普遍流行的二十四等級製下,也算勉強達到一個開機修店的標準之一。不過現在他失業了,因為出現了競爭對手。雖然舅舅真正的實力無比強大,但無奈在對方高明的營銷手段與華麗的店麵包裝下,這個從前的軍中硬漢輕鬆得被擊敗連數秒的時間都可以省去。
“接下去怎麼辦?”於明了苦笑,如果不是舅舅的旨意他根本不會去學枯燥的機修專業,而後者現在連守著十幾年的店鋪都沒了,“要不我們去別的星球再去開一家。”
舅舅蹲在門口一個盡的抽煙,聽於明了這麼說則苦笑道:“為了補進貨商的錢我連營業執照都賣了,要再弄一張可不那麼容易了。我在海蘭星有個同行,我已經聯係過了先去他那裏待段時間。等以後有機會再去搞張執照過來。”
然後剛從學校回來的於明了,又得呆在宇宙飛船的冷冬艙裏好一段時間。
蘇醒大概是一個月後的事了。舅舅的同行跟他是老朋友了,十分高興有這麼個高手能進他的機修店,二話不說地答應,順帶連於明了這個拖油瓶也連帶列入了員工編製。
“現在是機甲的時代。”
舅舅口中時常掛著這話。機甲的更新換代通常以八個月為一周期,更新的通常是機體與人的同步率。目前最新一期《機甲時代》裏已經出現了百分之七十九點三八的同步率。然而外界還傳言軍方機甲甚至已到了百分之八十六的地步。
“來,試試,對先抬下腳。嗯,好,不錯!”
於明了在駕駛艙內聽著舅舅的指揮全神貫注的控製著每一個零件的運作。高大如傳說中泰坦巨人的機甲緩緩地跨出一步,踩在合金地板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哐當聲。
“左筆。你的侄子挺厲害的啊。XV756已經屬於兩個世紀前的產物,同步率甚至隻有十幾,就算受過專業訓練的機士走一步也得搖搖晃晃。”這是這樣海色機修店的老板,一個棕發白種人。
左筆接過對方遞來的煙:“可惜啊海哥,機甲並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
“少逗了,你這個死腦筋。”海岸線就是老板的網名,這跟古代人對於親密的人不會稱呼其名而是叫字的道理相同。星際時代在某方麵也流行複古……
“就憑你的水平,隻要買到機甲零件自己就能組一個了。至於維護保養的錢,我們幹這行的還用掏嗎?”
“這個……”左筆猶豫了下。
“要怕黑戶我在正經機甲生產車間裏有熟人,可以幫你弄一個。”海岸線以為他擔心這些,“機甲這東西一般人玩不起,雖然發展了兩百年不過機甲師還屬於朝陽工類。”
左筆抽出根煙,扔了一根給海岸線,思索了一陣才鎖著眉抬頭用一種十分矛盾的語氣:“我隻想讓他做一名合格的機修師。”
“他現在才二十四歲。比起古時候隻有不到百年的壽命,現在他還隻能算幼兒園剛出來的小孩子。而且大部分像他這種年紀的孩子都去研究院繼續深造了。”海岸線十分熱心地勸說,“現在你的執照都沒半個影子,這路也得有兩條準備。再說,機甲與機修的行業跨度並不大。”
“我想,這還是要問問他。”左筆沉默地抽完一支煙後才緩緩道,“我尊重他的意見。”
“你看著辦。”
從機甲內被叫出來的於明了想都沒想地說。
“那就學吧。”
左筆這次沒半點猶豫。
在海蘭星有百分之八十是一望無垠的大海,但這顆星球本身便很大,即便如此也有千百萬平方的陸地。再加上星際時代對土地的利用率,整個星球的二十億人口仍有富足的生活空間。
海蘭大學機械生命院機甲係機甲實踐專業548級F組的教室內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