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廣寧門事件(1 / 2)

顧憲成想了會,道:“記得諸葛武侯那《馬前課》中有句‘無力回天,鞠躬盡瘁。陰居陽拂,八千女鬼’。前段預言他自己的一生,後段則預言魏國將滅蜀國。‘八千女鬼’是拆字法,合起來便是‘魏’字。”

“有理,有理。”眾人點頭。

趙南星歎道:“我苦思洪武大帝至今各代,未有姓魏者亂我大明朝綱。”

一直未說話的湯顯祖道:“既然未有,則表明將要有。儕鶴,你說是嗎?”

“是啊,這句預示著會有個魏姓之人的亂我大明朝綱,不得不防哪。”李三才跟著道。

趙南星幾人紛紛點頭。但當下六人中,隻李三才仍在朝中,卻難以入閣。另五人皆在野,有報國之心,有治世之才,卻無施展之所。

湯顯祖吟唱起杜麗娘那句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顧憲成幾人不禁跟著唱起。一時間惆悵的情緒彌散在空氣中,盤旋的每個人的心中,久久難以揮散。

是哪個姓魏的將要亂朝綱,我不知。我隻知有個姓魏叫魏四的人一到京城,便亂了心情。

魏四蓬頭散發,滿臉汙穢,一身破衣散發著臭味,注目著廣寧門。方形甕城,兩外角圓弧形,威武雄壯,氣派非凡。

“北京,北京,我來了!”魏四心中笑著。不對,是“京城,京城,我來了!”他在心裏改正了這小小錯誤。

城門處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魏四挺起胸膛,扔掉手中木棍,將破碗使勁摔碎在地,昂首進城,此時的他象是回京敘職的朝廷大員。

“站住!”欲入城門時,魏四被喊住。望去,四人斜靠城門牆壁,穿葛布箭衣,係白玉鉤黑帶,似是太監服飾。喊聲便來自他們。

“趙祿,你看他這樣子能有貨嗎?”其中一人取笑道。

那五大三粗者尷尬笑道:“等到現在也不見有貨的主,我不是著急嗎?”然後向魏四大喝道:“滾!”

魏四向兩旁望望,守城門的士兵們象是什麼也沒看見。

魏四低頭向前,差點撞到一人身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魏四忙道歉向旁閃。

那人書生裝束,滿臉的惆悵,心事重重,低頭沒有理會,擦肩而過。

“站住。”魏四猛聽身後又傳來這句。回頭望去,見那人被攔住,被剛剛喝呼自己的那四人攔住。

行人駐足觀望,魏四也好奇地走回。

“叫什麼名字,幹什麼的?”魏四知道說話者叫趙祿。

那書生望著眼前四人,感到莫名其妙。

另一人跟著喝問:“看什麼,我們是稅監,宮裏的。”

“這些稅監可凶了,是皇上的人,沒人敢惹。”魏四聽旁有人小聲道。

那書生應知道這些,馬上道:“在下龍鏜,泰興知縣。”

那四人一聽,雙眼放光。南方是當時經濟發達,南京附近更是繁榮,這下大有油水可撈。

“留下過城稅,走人。”趙祿攤開右掌。

“過城稅?”龍鏜沒聽懂,茫然發問。

趙祿一指城門,“你從內走出,離開京城,難道不想留下點孝敬皇上嗎?”

龍鏜明白過來,耐心地解釋道:“龍鏜進京參加‘大計’(明考核官員製度之一,六年一次),考績不佳,已被貶官。各位公公,我已身無分文,拿什麼孝敬您們呀。”來時確實帶了些銀兩,但被貶後全拿去打通關節。關節沒打通,銀兩卻用光。

“不是孝敬我們,是孝敬皇上。”一稅監拍了下他的腦袋。魏四隻覺這稅監麵孔與那送鞋子給自己的王老伯極為相似。

龍鏜被削職,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泰興縣礦監與他不和,向朝廷奏本參劾他。見眼前這四位趾高氣揚的太監,那礦監的醜陋麵孔也在眼前浮現,猛然吼道:“我大明朝就是被你們這些閹人攪成這樣的。”

此話一出,圍觀者皆麵色大變,本在看熱鬧的士兵們有意無意間走到遠處。

“啪”地一聲,龍鏜眼冒金星,慘叫聲,被趙祿一拳打在額頭。

“找死!”另三個稅監一擁而上,拳打腳踢,將他打倒在地。

龍鏜在地上慘叫翻滾,疼痛無比。圍觀者唏噓不停,都向後退,生怕惹上是非。魏四看那龍鏜慘狀,仗義之心漸起,猶豫著是否應上去阻攔。

“住手。”一方巾束發,濃眉大眼,頷下美髯輕飄的中年人大喝著走了過去。

四稅監罷手望他,見不識,齊道:“休要多管閑事。”

那人怒道:“光天化日之下毆打文弱書生,難道我大明京城沒有王法嗎?”

“你是何人?”這人正氣凜然,讓稅監們有些忐忑。

“在下常熟知縣楊漣,新近國子監祭酒,來京任職。你們又是何人,天子腳下,如此殘暴。”那楊漣坦蕩地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