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來得很突然,又象很自然。
在上個月中旬傳說中的金兵進攻沒有來到後,大臣們請求皇上的上朝的呼聲便又開始。幸好新年來到,在內宮的敷衍下也就擱置下來。
年一過完,以楊漣、左光鬥為首的激進派要求小皇帝上朝的呼聲又強烈起來。這次努爾哈赤真的攻來了,但已擋不住這個勢頭。
就在金兵攻打寧遠、覺華島這幾日,這些官員們也未停歇,不斷地上奏,不斷地給葉向高壓力,給內宮壓力。
葉向高撐不住,王體乾也撐不出了。
我們的魏四不在,怎麼辦呢?趕快催他回來吧。
還好寧遠之戰勝利結束,魏四快馬加鞭回到宮中。
一路上魏四都在想他們的意圖。曾經有過這種陣勢,以外廷官員的如意算盤落空結束。他們不會重蹈覆轍,他們已準備充分,他們這次是要拿我開刀?
“他們再次提起幼帝臨朝,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此次堅決不能同意。”王體乾道。
劉若愚和李永貞顯然同意這個觀點,又跟著說了幾句類似的話。
“要臨朝,而且氣勢要超過他們。”魏四已想好對策,“叫上一些人持棍在大殿兩旁。”
“這,不妥吧?”王體乾三人愣住。
魏四笑道:“有何不妥,你們忘記了我們的萬曆皇帝就曾有過多次。”
魏四說的沒錯。每每大臣們犯錯,或者惹萬曆心煩,他便喝令太監們進行杖責。
“魏公公剛從遼東回來,需要好好休息,還是先去休息,明日再議此事吧。”劉若愚建議道。
“不行,就這樣定下來,明日小皇帝臨朝。”魏四道。
“為何這麼急?”三人齊聲問。
魏四笑道:“因為拖得時間越長,他們準備的就會越充分。”
葉向高沒想到內廷會這麼爽快地答應,也沒想到就在明天,這時的他還不知道魏四已回到宮中。
他清楚地知道楊漣等官員為何這麼迫切地希望小皇帝上朝,也知道為什麼選在魏四不在的時間,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魏四。
他起初是不同意的,當楊漣把“魏忠賢二十罪疏”擺在他麵前時,他驚住了。這二十罪若有一兩條屬實可要了魏四的腦袋。
直腸子的楊漣激他:“當今朝廷形同擺設,內廷挾持幼帝當權,而以魏忠賢最甚。國勢衰落,葉公您為首輔大臣,應主持正義,將這逆閹按大逆處分,以清君側。若現在不圖,貽禍將大,國家置相又有何用?”
葉向高並不覺得魏四會這麼壞,“似乎並無跡象顯示他是大逆之徒。”
“難道葉公忘記了那句預言,待他有了氣候,難道還來得及嗎?”楊漣氣憤地道。
葉向高不知如何對答。
這時,左光鬥、繆昌期等臣進來,紛紛誇讚楊漣的“二十罪疏”切中要害,必可一舉鏟除這個閹人。然後眾人齊向葉向高表態,會不惜一切代價維持正常的政治秩序。
葉向高對他們這種先入為主的做法並不讚同,但又怕魏四真的就是那個“八千女鬼”,他不得不做出選擇,與東林同僚們站在一起。
次日晨,眾官員逐次進入太和殿,個個精神抖擻,意氣奮發。這是中國古代文人的通病,越是“大戰”越能表現出視死如歸的氣概。
一入殿,確實感覺有點不太一樣,大殿兩側立著兩排持棍的太監。
成何體統,嚇唬誰呢。眾臣眼中露出不屑。
趙南星今日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楊漣等人在見葉向高之前曾征詢過他的意見,他很是吃驚。
說實話,斷言魏四是“八千女鬼”的是他,可他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判斷是不正確的。一個亂政之人不在宮中養尊處優,會去遼東受罪嗎?
但這是否是他做的表麵文章給人看的呢?
當更多的疑問更多的困惑擺在趙南星麵前時,他決定對這事不插手,以第三者的身份來觀察,來判斷。所以他未給楊漣們任何建議,也不願來參加這個早朝。
他也不知道魏四已回宮,他覺得這種背後的彈劾非君子所為。若他知道魏四會到朝,說什麼也會來的,這樣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魏四如何應對這“二十罪疏”。
“皇上駕到!”王朝輔小跑而入,拂塵一甩,尖嗓門響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伏地高呼。
小皇帝進來了,被人牽著手進來的,牽他的是魏四。小皇帝手拿著木頭匕首,坐在龍椅上樂不可支。他的兩側如同上次,分別是王體乾、魏忠賢、劉若愚、李永貞。
“平身吧。”皇上說不了話,王朝輔代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