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理性派和感性派(2 / 2)

言遇暖是個吃貨,對川菜也頗有研究,點菜本來應該是她大顯身手的時候,但是她想表現下自己的勤儉賢惠,溫良淑德,所以點了兩個菜就說夠了,多了吃不完浪費。

穀飛鳥拿過菜單又點了幾個,等服務員走了對言遇暖說,“你看,我多大方,請你吃飯點這麼多的菜,哪像你,請我吃個餛飩,還隻給我喝湯。”

言遇暖又想起半夜裏那老爺子說的“好多小情侶專門來我這裏吃辣椒”的話,神經緊張,她不知道穀飛鳥到底有沒有看過那個電影,萬一看過了,那她的臉可往那擱!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她大窘,不敢抬頭,隻能低著頭使勁折騰餐具,把兩人的碗碟挨個用熱水涮過,一連涮了三遍,浪費了一壺茶水。

穀飛鳥問你有潔癖?

言遇暖說沒有,但是這碗碟不幹淨,洗了放心點。

穀飛鳥無語,說言遇暖你這是自欺欺人啊,既然在外邊吃飯,就不能想太多。

言遇暖說這怎麼能混為一談呢!我把我眼前的碗碟刷幹淨了我就放心了,至於後廚他們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那些我管不了,想也沒用,所以我就不去想了。我才沒有想太多,你才想太多。

言遇暖又跟服務員要了一杯清水,然後開始吃她的中藥丸。

穀飛鳥有點後悔,不應該來吃川菜的,你正在吃中藥,要忌辛辣。

言遇暖一邊揉小藥丸一邊繼續教育他,你又大錯特錯了!我要吃中藥,我也要吃川菜,兩不耽誤。吃藥能讓我身體健康,吃辣椒能讓我心情舒暢,這一點不矛盾,必須同時進行。你這人,思維有點問題,太保守,極端。

穀飛鳥心思一動,兩不耽誤,這就是言遇暖的行為準則嗎?互相遷就,中庸。

而他的思維確實有點問題,已經不止一個人這樣說過他了,他自己也明白,他有點悲觀,容易極端。

可能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問題所在,言遇暖的樂觀與他的悲觀,言遇暖的中庸與他的極端。

說白了他是個死理性派,而言遇暖是個超級感性派。

如果人生在世猶如闖迷宮,那麼言遇暖和穀飛鳥代表最典型的兩種人。

言遇暖所代表的那一類人,通常做事沒什麼計劃性,走一步看一步,初時憑著一股熱情勇往直前,他們走的急,走的快,但是因為看不清方向,總是走很多彎路,在彎路上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走錯路還會撞的頭破血流,慢慢就會失去耐心,忘記了最初的目標,半途而廢。

穀飛鳥代表的那類人恰恰相反,他們總是抽身事外,規劃好事件的每一個步驟,考慮過每一個細節,直到找出最短的那條路才會開始行動,他們效率高,目的明確。

有人走了彎路,未必不會看到美好的風景,可能會因此而添了閱曆,隻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韌,最後也會抵達終點。

有人走了直路,可能會覺得無趣,缺乏挑戰,太過順利而沒有熱情,半路折返也不是沒有可能。

什麼人走什麼路,你永遠沒辦法替別人決定哪條路更適合他。

極端有極端的好,中庸有中庸的妙。

這與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有關,是習慣,是個性。

各人在各自不同的軌道上按部就班的生活,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穀飛鳥從來沒想要改變言遇暖什麼,她現在這樣就很好,非常好。

但是在如何處理兩個人關係這件事上,他非常希望言遇暖能像他一樣,用最極端、最高效的方法,理清其中的錯綜複雜,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走下去,哪裏才是終點。在這件事上不存在兩不耽誤、兩全其美的任何可能性。

隻圖眼前的一時快意,然後走到哪算哪,等到走不下去了,就隨時隨地的一拍兩散,不,這絕對不是穀飛鳥要的未來。

可是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時片刻急不來,隻能緩而圖之。

服務員來上菜,打斷了穀飛鳥的思緒,太久遠的未來還是先不想了,吃飯要緊。

其實他沒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他也已經受了言遇暖的影響。未來,就算再怎麼遙遠,也總是要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