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民族健身操在全民健身中的價值研究
大眾體育
作者:王小豔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校園民族健身操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興健身項目,其教育性、民族性等特點和和諧共存的文化內涵,深受學生的歡迎;在全民健身中具有的健身娛樂、經濟、文化、社會等價值,對全民健身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與豐富作用,並適合在全民健身中推廣。
關鍵詞 校園民族健身操 全民健身 價值
一、引言
民族健身操是一項將西方的健身操與我國的民族舞蹈進行完美的融合和編排而形成的新興的民族體育項目。這種時尚與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健身方式正處在起步階段,發展曆史較短,對其沒有固定的概念,基本以單一民族的舞蹈動作為基礎,其內容形式多樣;普及程度不高,僅在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中才能看到;隨著民族健身操的發展,校園民族健身操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以學生為主體,並充分結合當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校園民族健身操。
全民健身是由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一項重大的社會活動,與人們迫切期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呼應,是實現“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民族地區開展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主的體育健身活動,也是全民健身計劃的一部分。
二、校園民族健身操的特點與文化內涵
(一)校園民族健身操的特點
1.教育性
校園民族健身操是民族體育和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民族體育與全民健身的準則就是中國的倫理道德要求。這對人們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以及促使人們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作用,民族健身操在校園的開展不僅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而且在校園民族健身操的動作技能學習中,不但鍛煉了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培養了同學們的頑強的意誌力,而且在相互學習中,可以加強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消除心理障礙,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得到良性提高,促使個性發展。校園民族健身操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是一種熱愛生活、培養積極進取和競爭精神的教育,培育健康的校園精神,營造學校的特有的人文氣息和氛圍,促進學校全麵貫徹素質教育,也使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2.民族性
校園民族健身操來源於少數民族生產勞動、生活,是人們結合民族與時尚元素創編的健身方法。民族健身操大致包括音樂的選擇、動作的編排、服裝的製作三部分,具有某一個民族所特有的特征,受其發源地的曆史地理條件、民俗風情、審美觀念的深刻影響,充分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內涵。其中,民族健身操服裝反映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民族風貌,具有獨有性,可分辨性。民族健身操音樂風格必須是民族音樂為主的,民族音樂則是本民族悠久曆史的沉澱,具有很強的獨有性。民族健身操的動作必須在結合健美操動作和保留民族舞蹈的因素和特征的基礎上,對民族舞蹈動作進行改編或者創新;例如黎族健身操有跑、跳、彈、踢、扭、轉等腿部動作;藏族健身操有快速踢踏腳步動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