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如何開展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1 / 2)

淺析如何開展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眾體育

作者:姚國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本人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經驗並結合大量文獻資料,對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做了一個較為深入的分析,並通過常見問題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強的建議,希望可以對基層體育教師在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方麵有所助益。

關鍵詞 高校 體育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做出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疾病,而且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麵都應保持良好的狀態。若以這一標準來衡量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學生的健康狀態,則會發現,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嚴重,不容忽視,下麵我們就來著重分析一下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主要影響因素及相關應對措施,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使這一現狀得到有效改善。

一、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學生心健康現狀及主要影響因素

(一)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據權威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普通高校學生中,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以每年10%的增幅高速遞增,當前高校學生中約有21%左右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中12%的學生患有一定的心理疾病,而因心理問題引發的大學生自殺、休學、衝突等問題也變的日益嚴重,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對當前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以至將來的工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通過高校體育教學改善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刻不容緩。

(二)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

根據本人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經驗並加之與本校及周邊地區高校的多名大學生的交流可以發現,導致當前高校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麵:1.來自生活學習方麵的壓力。2.來自戀愛方麵的挫折,當前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戀愛已成普遍現象,但卻往往因身心發育不成熟,在遭受挫折時,若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引導或治療往往會導致出現一係列嚴重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生理機能衰退,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及將來的工作能力,從而給社會及家庭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3.即將到來的就業壓力,當前我國就業壓力大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普通高校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一部分學生則因抗壓能力較差而無法麵對這一壓力,從而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二、如何改善當前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一)體育教師要將心理健康放到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位置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體係中的不斷深入,其對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要求也被作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而通過與基層體育教師的交流可以發現,大部分基層體育教師仍舊將“健康”二字簡單的理解為身體方麵的健康,導致其一直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上,前麵提到過,當前我們對健康的理解不應僅僅局限於身體方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也同樣重要,弗洛伊德認為“體育可以使人的心理能量得以釋放”,因此,體育教師也應在觀念上進行改變,將心理健康放到與身健康同等重要的位置,並將其作為基本的體育教學目標之一,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