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1 / 2)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

體育教育

作者:王小妮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育人為目標,以終身體育為基本宗旨,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體質,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基本習慣和能力。在新的體育教育思想指導下,把教學改革的目標建立在科學可靠的基礎上,實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高校教育 體育教育 人才培養

一、教學內容與模式的更新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入手,全麵帶動整個體育教學體係的改革。根據《綱要》的精神,在學生本科期間至少掌握兩門以上運動項目,這主要從運動實踐能力方麵對師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任務。此外在開新課、開好課的基礎上,還應豐富體育教學內涵,深挖理論課、選修課、體育講座等潛力,作為擴大教學麵,增加體育人文教學容量,致力於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加深體育認識,更新健康理念,科學指導健身實踐。

教學指導思想注重學生的體育基礎、體育能力的提高,以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教學內容以及組織形式可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開設基礎課,可按行政班進行教學,進行大學體育引導、體育基本健身技能、遊泳、太極拳等基礎項目課的教學,繼承傳統項目,提高學生基本生存能力,弘揚民族文化,在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中年級開設專項課,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各自的身體狀況選擇教學內容,充分尊重學生對項目、教師、程度等條件選擇的意願;對高年級學生甚至研究生開設選修課,為開設更多深受學生歡迎的新課程,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派出教師外出進修或聘請校外師資,滿足學生眾多的選課需求。

二、以人的發展的全麵性為目標推進體育課程一體化進程

全麵發展的目標一直是體育課程中要達到的一個重要任務,促進學生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各方麵的知識、能力和有力措施。積極推進課程一體化進程,結合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將課堂教學、早操、課外活動、校內外競賽等作為體育課程的一個整體,並從多方麵進行有效整合:

(一)進一步擴充體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需求,將教學內容課內外一體化,課內掌握鍛煉方法,課餘積極實踐,以課內指導課餘鍛煉,以課內考核調控課餘自覺健身,並幫助建立鍛煉小組,形成健身的同伴效應,有效督促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形成穩定的鍛煉行為,對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習慣、建立終生體育意識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麵向全體學生,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斷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把“陽光體育運動”作為落實青少年體育鍛煉、增強青少年體質的主要措施和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把開展各種類型的群眾體育活動作為立足點,把開展競賽活動和特色體育活動作為著力點,麵向全體學生,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斷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