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體係的構建研究
體育教育
作者:劉彬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項目風險評估相關理論和高校體育教學運行情況的基礎上,將項目風險評估的基本理念、原理和方法,引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管理中來,形成高校體育教學項目風險評估的研究內容。
關鍵詞 體育教學 風險評估 體係構建
一、前言
隨著我國高校在校大學生的數量逐年的增多,體育活動傷害事故也逐漸增多,而導致的傷害事故具有主體多樣性、突發性原因複雜性、後果嚴重性、處理困難性等問題,給社會、家庭和學校造成損失及負麵影響是無法彌補的。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體係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風險評估的科學意識和理念
對於風險,各行各業對其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高校,風險主要是學生的安全問題,高校的管理部門也對其十分重視。因此,風險評估在高校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和環境。一些高校的體育管理部門仍存在僥幸心理。
(二)缺乏科學的組織體係
目前,我國各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者過度依靠學校行為,缺乏科學的指導和操作模式。各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還沒有專門的風險評估組織機構。而體育教學活動的運作過程相對於其他體育活動較複雜,牽扯的部門較多,風險存在於體育教學運行的各個階段和部門,而且各部門的風險相互影響、互相牽連,這就要求參與體育教學運行的所有成員都要擔負一定的風險評估責任並且相互合作。
(三)缺乏知識保障
目前,我國大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運行中這種風險防範行為還處於自發的、感性的、經驗式的階段,沒有上升到風險評估的理論高度。這種經驗式的風險評估行為己經不能滿足當今體育教學活動的要求,需要在體育教學活動的運行中引入係統的風險評估理論,以更科學的方法、更先進的技術對體育教學進行風險評估,為體育教學活動的成功提供保障。
三、評估體係構建對策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的要素體係
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需要明確這樣一些要素,即為什麼評估(評估目的),評估什麼(評估客體),由誰來評估(評估主體),如何評估(評估方法)等。
1.評估目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的基本目的是:不斷改進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水平,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效益,實現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評估的良性循環。2.評估主體。對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進行評估的主體就是評估活動的主體,一般為特定的組織機構。3.評估客體。評估客體即為評估的行為對象。4.評估指標。評估指標是據以對評估對象進行評估的重要依據,是實施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基礎。5.評估方法。評估方法是具體實施評估的技術規範,是效益評估的具體手段。包括定量計算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或者兩者結合使用。6.評估預設權重。評估預設權重是根據各個采購單位的側重點不同,評估主體預先設定的各單個指標分值占指標體係分值的比重。7.評估結果。根據最終綜合得分,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風險評估的結果是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出具風險管理與防範報告的直接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