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擲標槍投擲步及最後用力技術表現形式的分析
運動科學
作者:徐德鄭 王岩君
中圖分類號:G82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投擲步是擲標槍的專門助跑階段,運動員需要在此階段完成引槍、交叉步和超越器械等動作,實現助跑向最後用力的過渡和銜接。最後用力過程中兩次鞭打動作堪稱擲標槍技術中的精髓和靈魂,對提高運動成績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本文將投擲步各步的技術表現形式以及最後用力鞭打動作的技術表現形式運用運動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相關知識進行闡述,希望對擲標槍訓練和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標槍 投擲步 鞭打.
一、標槍投擲步技術表現形式
標槍投擲步動作過程是指從持槍,麵對投擲方向直線助跑到左腳踏上第二標誌線右腳開始邁步到器械出手後右腳緩衝著地為止。投擲步一、二步是為了引槍,用身體姿勢的改變來引槍。三、四步是超越器械為最後用力保持最大的做工距離,第五步是為標槍出手後維持身體平衡(以右手持槍為例)。
(一)投擲步第一步是左腳踏上第二標誌線開始上體右轉,投擲臂靠近體側,沿標槍縱軸引槍,右腿以髖關節發力。以膝關節領先並外展向前上方擺動,下肢超越上肢。這一步的要求是左腿快速有力的向後用力蹬伸,髖部積極前送,上下肢協調配合向後引槍,在引槍過程中要控製好方向和角度,盡量減小身體中心上下起伏,以免影響水平向前的速度。
(二)第二步:右腿落地以後積極後蹬,左腿以髖帶大腿,以膝關節領先向前擺動,上身繼續保持向右側轉動,形成側對投擲方向,投擲臂繼續向後引槍,當左腳著地以後引槍動作已經完成。在引槍結束時,投擲臂肘關節與肩同高或稍低於肩,槍頭靠近右眉宇位置,標槍縱軸與肩軸和髖軸平行[1]。
(三)三、四步主要是為超越器械,怎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超越器械呢?標準要求是使身體重心包括支撐點離越大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這就要求第三步:當引槍結束左腳著地以後,左腳積極蹬伸,右腿以髖帶大腿,以膝關節領先,小腿積極有力的向前上方大幅度跨出,上體繼續保持向右轉的表現形式,將器械留在身體後麵,增大身體重心與支撐點之間的做功距離,盡量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保持最大的工作距離。第三步是投擲步中最大的一步,這就意味著下肢將大幅度前移從而使器械與上體留在後麵,形成大幅度超越器械的工作距離。
(四)第四步:第三步右腳著地以後,左腿以髖帶腿,小腿積極前伸,快速下插著地,形成從左腳到左肩為一條直線的左側支撐,這一步的任務是形成快速有力的左側支撐和製動,為整體用力提高標槍飛行初速度和完成最大超越器械的工作距離做準備[2]。左腳著地時,身體是一個大幅度超越器械,保持最大做工距離的一個斜麵,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我們右腿積極蹬伸的過程,完成了前四部投擲步。
(五)第五步:為了標槍出手後的維持身體平衡。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增加與地麵的支撐麵積,二是降低身體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