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的現狀研究
探索與爭鳴
作者:王光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對我國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現狀進行研究,以求全麵了解我國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結果顯示:開展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訓練可以完善體育課程體係,拓展體育課程內容,使大學生掌握有關野外生存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關鍵詞 大學生 野外生存 體育課程 身心健康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體育課程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以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髙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是學校體育課程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2000年國家體育總局對國民體質監測的結果與1995年相比,大學生的許多身體素質和體能指標係數明顯下降。更主要的是大學生毅力、耐力、吃苦耐勞精神,承受挫折心理能力降低,這一情況值得人們深思和重視。誠然,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學習壓力過大、營養不良或過剩、生活無規律等,但與體育課程也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受學科中心主義和競技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影響,忽視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教學內容,忽視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結果導致一些學生不喜歡體育課內容,影響許多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野外生存活動內容豐富、實用、貼近生活、形式靈活、途徑和方法多樣,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強的特點,能夠在“艱苦困難”訓練中增強學生體能,塑造冷靜果斷、堅忍不拔、勇於探索、克服困難的意誌品質。更主要的是提髙了學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野外生存活動,是對人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的一個檢驗,對大學生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終身體育意識培養過程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構建適應時代需要的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體係
現代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必須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導向,重新審視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途徑和方法,樹立新的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觀念,形成新的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思想,構建和實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所需求的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體係,不斷深化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加強髙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和發展,在各類各級髙校中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有評價的大學生野外生存活動。
二、加強對大學生現代野外生存活動理念的教育
野外生存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體育課程教育理念已被引進高校,其內涵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其測度指標係數、量化標準進行全麵研究,旨在指導和幫助大學生向著更髙層次發展,以適應知識經濟對髙新科技人才的更高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