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從哪裏來的?自然界的萬物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今天,我們都知道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自然界的各種動物也都經曆了一個長期的演化過程,這一切已經作為事實在我們頭腦中紮了根。可是,在過去,科學不發達,人們無法正確地解釋人類和動植物的產生,就認為這一切都是由神創造的。在我國,就流傳著女媧造人的神話,在西方,上帝造人及萬物的說法更是統治了人們幾千年,這也是作為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紮根於人們的頭腦中的。這一切直到一個英國人的出現才得到改變,這個英國人就是偉大的學者、生物學家查理·達爾文。

在距離倫敦200多公裏的英國西南部,有一座名叫希魯茲伯裏的古城,彎彎流淌的塞弗恩河環繞著這個小城市,在河岸的岩壁上有一座紅磚樓房,這是當地名醫羅伯特·瓦爾寧·達爾文的家。查理,達爾文,醫生的第五個孩子,於1809年2月12日誕生在這座樓房裏。

不幸的小達爾文在八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從早到晚忙著給人看病,掙錢撫養六個失去母親的孩子,沒有精力來管教正值頑皮的小查理,便把他送到凱思先生辦的學校學習,一年之後,轉人布特勒博士辦的學校。

在學校裏,查理被認為是一個天資平庸的孩子,他在學習上甚至比不上他的小妹妹凱瑟琳。他所在的是一所舊式學校,主要學習古典著作和《聖經》,查理對此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常常一有空就往家跑,因為家裏有他各種各樣的寶貝。

查理是個喜歡收集的孩子。他收集礦物、貝殼、硬幣、圖章等等。他也對各種花花綠綠的植物感興趣,總想弄清楚每種植物的名稱。他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喜歡冥想,常常一邊散步就陷人思考當中。有一次,在一條小道上散步時,他隻顧沉思,不小心從七八英尺高的地方掉了下去。不過,他做得最多的事情還是收集東西。他收集舊礦石,也收集有新名稱的礦石,他還收集各種昆蟲,很小就對鳥類感興趣,常常沿著海濱散步,觀察飛行的生物。

查理的哥哥拉司對化學很感興趣,在家中的一個小棚子裏搞起了一個小試驗室,小查理也常入迷地蹲在那裏,被那些有趣的實驗所吸引。他的同學們甚至給他取了一個“瓦斯”的外號。

這就是小查理,一個喜歡收集、愛思考、又肯動手的孩子。

達爾文熱愛大自然和五彩繽紛的世界,對枯燥的書本很不感興趣,各門功課也都是應付了事,在學校的老師眼中自然不是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查理一天天在長大,逐漸變成了一個英俊少年。他在從學校畢業前不久,又迷上了打獵。有一次,他的姑父帶他去打獵,他們回來時,查理一無所獲,空手而歸。姑父笑著說:“樹上的鳥兒在對著你笑呢!“查理也笑了起來,不過這個玩笑刺傷了他的自尊心。不久之後,當他的姑父再到他家時,他把姑父叫到花園裏,把一個手套扔到空中,然後一槍射去,正中目標。他以勝利的姿態望著姑父,姑父也對他大為稱讚,由這件小事可以看出,達爾文從小便十分自尊、自強。

對於各種各樣的昆蟲,小達爾文愛得如醉如癡。有一次,達爾文剝開一片老樹皮,發現了兩隻他從未見過的甲蟲,他驚喜萬分,熟練地一手捉了一隻。這時候,從旁邊的樹皮裏又鑽出了一隻更為奇異的甲蟲。他既想抓住這隻甲蟲,又舍不得丟掉已經到手的兩隻,怎麼辦呢?他靈機一動,立即把右手的甲蟲放到嘴裏,想騰出手來再去抓新的。他突然大叫一聲,原來是嘴裏的甲蟲分泌出了一種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頭刺得鑽心似的疼痛。這不僅沒有使達爾文退縮,反而增強了他對生物世界的興趣,非常想弄清楚這些東西的來龍去脈,表現出了探索自然、追求科學的勇敢精神。

盡管在少年達爾文身上表現出許多優秀的品質,可卻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些,人們隻認定他天資平庸,不務正業。一天,父親看見查理興衝衝地背著獵槍,提著一隻老鼠衝進屋內,不由痛心地教訓他說:“查理啊查理,你整天打獵、養狗、抓老鼠,沒有學會一點有用的東西,將來你不僅會玷汙你自己,也會玷汙我們這個家族的,以後你會後悔的!”

查理&然不願意做一個一事無成的小混子,可是,對於未來的生活,他一點也沒有什麼主見,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而且,他是一個溫順而聽話的孩子,總是力圖按照父親的話去做。可是,他的興趣和愛好又總是使他不自覺地背離了父親的意誌,去走他自己的道路。

查理的校長布特勒博士是一個很古板的人。有一次他拜訪達爾文醫生,經過花園時,聽到一間小屋裏傳出一陣奇怪的劈劈啪啪的聲音,還伴著一股煙霧。博士湊近小屋一看,隻見查理蹲在一大堆瓶瓶罐罐麵前,全神貫注地幫哥哥做化學實驗。博士生氣地大叫一聲:“查理,你在幹什麼!”查理抬頭見是校,有些害怕地回答:“校長先生,我正同哥哥一起做瓦斯實驗。”博士冷冷地哼了一聲:“瓦斯,瓦斯,你不好好讀書,整天把精力放在這些無聊的東西上,你會成為一個可恥的二流子!”隨後,校長對醫生說:“您的兒子不用心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經常不上課,盡在外麵捉蟲逮鳥,還在花園裏搞了一個什麼實驗室,哎!”校長歎了一口氣又說:“您的兒子簡直是一個不可救藥的小家夥!我們學校可教不了他,您另請髙明吧!”

盡管老達爾文知道兒子不務正業,已不止一次地責罵過他,可是,所校長這麼說自己的兒子,心裏也是不大痛快,便讓查理從博士的學校裏退學了。

父親之所以下決心讓查理提前退學,是因為這年夏天發現查理對行醫表現出的興趣。這年夏天,學校放暑假,查理除了打獵、收集之外,還幫助父親照料病人。其實以前查理在父親給病人治病時,常在一邊觀察,對一些病情作了記錄,把病症記錄下來後讀給父親聽,在父親指導下自己去配藥。於是,當病人多時,父親會把一些簡單的小病交給他去治,主要是給婦女和兒童看病。查理第一次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心裏洋溢著很大的快樂和熱情。在照料病人時,他表現出非凡的細心和責任心,很快就獲得了病人的信任。這也更加激勵了查理,使他對醫學傾注了更大的熱情。老達爾文看到兒子第一次迷上了正經事,心理也十分高興,心想如果查理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像他的爺爺和父親一樣贏得人們的尊重,使他們家族行醫的傳統延續下去,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所以,老達爾文便下決心讓查理退學,並於1825年10月送他去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醫學係學習。他成了一名年輕的愛丁堡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