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轟轟烈烈的蟲海攻城終於開始了。
經過了前期的十多日連續作戰,其實綠蔭城外圍的樹精部隊已經被消磨到了一個極低的程度。別說把蟲族擋在外圍了,就連布滿綠蔭城那廣闊達到數十裏的防線都做不到。
所以戰鬥一開始,外圍的防線頃刻間就陸續失守,蟲海如水銀瀉地般瘋狂的湧入了綠蔭城。從高空俯瞰,整個綠蔭城內到處都是黑壓壓不斷蠕動的安其拉戰蟲的身影,隻有圍繞著生命之樹3裏方圓的狹小地域還在精靈的實質控製下,成排的精靈古樹都陸續拔出了根腳,遲緩而堅定的瘋狂屠戮著圍滿了身側的洶湧蟲群。
隻在外圍的零散區域還有一些精靈部隊依托著少量的精靈古樹在頑抗,那些離得近的勉強還能依仗著精良的裝備和強大的法術力量努力向生命之樹方向突圍。至於那些離得遠的,則隻能絕望的固守原地,在前赴後繼的蟲群衝擊下搖搖欲墜,處於隨時可能覆滅的邊緣。
由於某些未知的原因,綠蔭城精靈高層事先並沒有下達全軍收縮的指令,所以一時間被封堵在外圍的精靈竟然占了總軍力的2成。為了把這批精靈精銳搶救出來,綠蔭城派出了自己最強大的空中部隊,依仗著凶猛的法術火力,強行衝入被包圍的一個個據點把精靈們搶救出來。
可以說從戰局一開始,整個綠蔭城就混亂成了一團。
原本看似一體的精靈部隊竟然在大敵當頭的時候分化成了完全對立的幾個派係。有些部隊堅決擁護自然神殿的權威,聽從大祭司伊德麗爾的命令,要留下來據險死守;有些部隊則明顯屬於某個高等精靈家族的私軍,要護送著自己家族的成員盡快撤離;有些部隊則請求聖城盡快派遣援軍趕來,並努力把剩餘的精靈平民們疏散到安全地區……
這些分別代表了自然神殿、高等精靈、精靈平民的軍隊代表爭吵的麵紅耳赤,都認為自己一方占據了道理和正義,強烈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的工作。如此混亂的軍隊高層誰都無法說服對方,隻能各自為政,把本為一體的精靈部隊分割成了一支支自把自為的中小型隊伍,各幹各的。
所有忠於精靈大祭司的精靈部隊圍聚在生命之樹周遭,組成一支鬆散而堅韌的防線,努力的堅持著。至於她們為何如此不明智的和蟲族死磕?原因不明!
那些忠於高等精靈的部隊,則化成一支支小型部隊,護送著身份高貴的家族成員們,搶占了大部分角鷹獸和銀飛馬,拚命的逃往周邊的精靈城市。
而一支數量達到6000人的精靈平民則在精靈部隊的掩護下,奪路而走,在洶湧的蟲海裏艱難的向外突圍。
如此混亂不堪的應對局麵,讓李洵看的眉頭直皺,對精靈族的前景愈發不看好起來。
趕在蟲族攻城前,大部分的人類使者都已經先期撤離了。有些轉道精靈聖城去找精靈高層商談聯合之事,有些則直接打道回府,脫離了這片被戰火籠罩的詛咒之地。
可是李洵卻一反常態的選擇了留下。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以精靈族上承精靈大帝國的文明底蘊,不可能實力低弱到眼前這種程度。李洵總感覺在綠蔭城的背後,必然有著精靈族的一個巨大謀算!
是打算趁著蟲海全部湧入綠蔭城之際,隱藏起來的精靈強者四麵合圍把它們一網打盡?還是真的打算放棄綠蔭城,把蟲族誘到精靈聖城那裏以逸待勞?
這些都屬於精靈族的戰略規劃,李洵作為外人不得而聞。可是一直想要渾水摸魚的大墓園又迫切需要盡快掌握精靈族的整體戰略,否則李洵真要派諾克斯和卡爾薩斯聯手搶奪生命種子的話,說不定會正撞上多如牛毛的精靈傳奇!
就為了更直觀的了解精靈族的戰略,李洵方才選擇了留下。如果真有什麼驚天變局的話,綠蔭城必定是個關鍵的節點。而且大墓園勢在必得的生命種子還在這裏,沒有得到它之前,李洵是絕不離開的。
本來綠蔭城也派來了一小隊精靈暗裏監視著李洵一行,可是戰爭一開始,他們也就不知去向了。
此刻,李洵放出了冰霜巨龍特倫斯,載著他、血魔和費坎絲高高的飛翔在綠蔭城上空,默默俯視著身下的一切。
經曆了3年多的曆練,眼前殺戮地獄般的場景已經無法再讓他有絲毫動容,反而是背後的種種算計占據了他的大半心思。精靈臨死前的淒厲哀嚎不但無法讓他有半絲惻隱之心,反而催生了利用眼前“大好局勢”刷刷好感度的心思。
過往的精靈們對於亡靈生物的痛恨程度絕不下於那些教會組織,那麼現在在自身生存都存在問題的時候,他們還能繼續保持那嫉惡如仇的善良陣營嗎?也許現在正是讓他們適應大墓園存在感的最好時候,說不定把他們拉入中立陣營也未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