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日,已經到了玄燁大婚的日子了。前些天,宮中就已經裝點的姹紫嫣紅一派繁榮的景象。這日,送禮隊伍大婚專使持節帶隊,從太和殿出發,出太和門中門,浩浩蕩蕩來到皇後娘家。隻見索尼家的一幹人早已經等在了門外。在此之前,玄燁已經派遣冊封使臣正副兩名,帶著冊封皇後的製敕和“皇後之寶”前往後邸,舉行冊立大典,宣布冊立赫舍裏氏芳儀為皇後,並將頒給皇後的金印、金冊交給專使,專使奉命送皇後金印、金冊來到皇後娘家向皇後父兄宣示然後執事太監將彩禮數目稟明,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降祥瑞,乾坤和諧,吉時已到,奉旨入宮。然後隻見一身著吉服頭戴蓋頭的女子在喜娘的攙扶下從府中款款走出。隻聽執事太監高喊一聲上轎,女子便走到了轎前。然高喊軋轎,女子上了轎子。然是平轎和起轎。然後轎子到達宮外,皇帝降旨,發遣輿,奉迎皇後。迎親的兩福晉、八命婦騎馬到後邸,先到正屋謁見皇後,然後伺候梳妝,此刻的芳儀依舊是少女的雙鳳髻,一邊插一支雙喜如意碧玉簪。等到了及時由親王的福晉親自將蓋頭為芳儀蓋上然後又命其握了一個蘋果最後再把皇帝親筆書寫的“龍”字和一柄金如意放進喜轎中,就恭恭敬敬地把皇後送上轎子。
忙完了這些芳儀隻等傳令太監宣布及時已到便可入宮了。此刻的芳儀心中不禁波瀾萬分,她便要入宮了。雖說之前是見過玄燁的。可是今日便是要以他妻子的身份入宮去了。正想著便隻聽太監高喊一聲“吉時已到”轎子便被抬起了。這喜轎由十六個人抬著,旌旗扇、平金繡鳳、宮燈300對,由穿紅緞繡花褂子的校尉持著,走到最前麵,禦前侍衛扶著鳳輿轎扛扈衛左右,兩福晉、八命婦和扈從的王公大臣,緊緊跟在鳳輿的後麵,連綿數裏,轟轟烈烈地進入大清門。芳儀強止著心中的好奇心,她多想抬起簾子去看看宮外的樣子,終於她掀起了蓋頭然後輕輕的掀起了轎子的簾子,外麵是一片燈火明媚,還想細看隻聽見一個聲音道“娘娘,這可使不得。”芳儀一慌便是將那簾子放下。隻聽外麵有喜娘咯咯嬌笑的聲音。忽的隻聽外麵樓上鍾鼓齊鳴,一個微弱的聲音道“娘娘勿慌,那響聲是傳令太監傳令的,已經過了大清門了。”芳儀心中這才稍安。轎子終於停下了,那是在坤寧宮的東暖閣前殿,芳儀在兩位福晉和八個命婦的攙扶下跨出了轎子,然後手中的蘋果便被接了過去,透過蓋頭隻見有人將裝有珠、寶金銀小如意和米穀的寶瓶遞給了自己,原來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寶瓶,芳儀捧穩象征“吉祥如意”的寶瓶之後,即沿著禦道,經過乾清宮和昭仁殿之間的通路,進入乾、坤兩宮之間的交泰殿。芳儀在六對藏香提爐的引導下,跨過“平平安安”的蘋果馬鞍,被引導到西首站立,等候拜天地。
終於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後,透過蓋頭芳儀終於看見了他的丈夫——愛新覺羅玄燁,他站在東首於芳儀相對而立,在歡慶的鼓樂聲中,一起下拜,九叩禮畢,成為“結發。”此刻的她不再是索尼府中十三歲的赫舍裏氏芳儀了,而是這大清國的一國之後了。拜完了天地,二人被引到了東暖閣行了座禮,再吃完了名為“子孫餑餑”的餃子之後,蓋頭終於被掀開了。等候福晉命婦為芳儀重新梳頭,將雙髻改梳為扁平後垂、無礙枕上轉側“燕尾”,仍舊插戴雙喜如意簪,另外插一朵紅絨製的“福”字喜花。打扮好後,才開宮裏稱做“團圓膳”的合巹宴,這時福晉、太監、宮女全部跪安退出,東暖閣的房門被輕輕的合上,隻聽見門外傳來了一陣陣滿語的交祝歌。玄燁和芳儀在眾人的祝福中飲下了交杯酒完成了合巹禮。宮中女官扶芳儀坐上龍鳳喜床,為她摘下鳳鈿,換上龍鳳長袍。然後吃完了長壽麵,東暖閣中才剩下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