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IS的未來:從產品到服務(1 / 1)

GIS的未來:從產品到服務

網絡通信

作者:李旭陽

9月4日,第十二屆Esri中國用戶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GIS-Creating our future(GIS-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吸引到了來自全國近5000名空間信息產業從業者、愛好者,以及對地圖和位置感興趣的IT互聯網人士參加。近兩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市場需求的演進,3S(英文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係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係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3S也在逐步向4S(定位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s)演進,並拓展出了五花八門的眾多應用。對於普通人而言,在今天地理信息不再是高深莫測的專業學科,而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朋德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如果想要利用地理信息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現代化建設,一定要把地理信息當做一種公共語言、公共知識,讓地理信息數據成為國家的公共財富。怎麼樣能把複雜的地理信息引入到黨政行政學院,怎麼樣把這些知識帶進幼兒園、中學、大學,怎麼讓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形成空間思維能力,這對於我們國家的協作、合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在國內,地理信息的發展已經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時光。2014年,恰逢Esri中國用戶大會舉辦第二十年。Esri中國總裁何寧動情地表示:“Esri中國用戶大會從1994年首次舉辦至今,整整過去了20年。這20年的曆程,實際上是伴隨和承載了中國空間信息市場從起步、到發展再到繁榮的全過程。”

過去的20年間,地理信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麼未來20年的地理信息應該是什麼樣?Esri全球產品總監Clint Brown在題為《GIS——開創美好未來》的主題演講中表示,未來的地理信息與IT技術將變得密不可分。他表示:“Esri的旗艦產品ArcGIS將進化為新一代的Web GIS。新一代Web GIS是利用地圖的形式來給各種人群傳遞GIS,傳遞空間信息既可以給采集和分析數據的專家,也可以給評估方案的決策者,或監控操作和狀態的操作人員,還有搭建各種APP的開發人員等,甚至包括隻是想要了解各種信息的普通市民。”

概括起來,Esri正在致力於將原本在本地運行的GIS係統“雲化”,將原本的產品向服務模式轉變。相比本地係統,Web GIS提供了在線內容管理與協同工作能力,並創造了共享溝通機製。如果說以往的GIS應用服務對象是那些業務需求與GIS密切相關的部門和崗位。那麼,新一代Web GIS則將GIS的服務對象進一步拓展至那些隻要將其自身業務數據與地理位置關聯起來,即可派生重要業務價值的部門和崗位值。

實際上,這正是本屆Esri用戶大會要向用戶傳遞的觀點:GIS正在成為一種服務。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群、項目經理高傑認為,GIS在節能環保、自然宜居、社會和諧等方麵對生態城的建設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引入了“新一代Web GIS”這個更加高度集成、高效的共享協同平台之後,GIS從業者的工作模式也跟著悄然變化——由原先的專業化走向簡單化、多元化和實用化。“通過這幾年GIS建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地理信息技術以及地理信息的從業者已經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