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震可以預測嗎?(1 / 1)

地震可以預測嗎?

頌·生活

作者:王純

有一個叫Nate Silver的美國“大仙”,曾正確預測了2008年和2012年的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幾乎所有國會和每一個州的選舉結果),還在預測棒球、德州撲克方麵也頗有建樹。

Silver認為,我們無疑生活在一個大數據時代。但數據不一定可以幫助我們解惑、釋疑、預測和決策,有時反而會令我們更無所適從,甚至錯判形勢。數據之中隻有極小部分是有用的事實和數據,他稱之為“訊號”,其餘大部分是無關重要的數據,他則稱之為“噪音”。要正確預測必須排除噪音的幹擾,找到有用的訊號。

這些都是最近Silver的新書《信號和噪音》中的內容。其中,他特別指出了地震是很難準確預測的。Silver寫道,真正準確預測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對事物的機製一清二楚。比如在預測天氣時,氣象學家已經從分子程度上掌握了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所以預測天氣才會相當精準。

相比之下,地理學家雖然了解地震形成的基本過程,但卻並不了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地震,因此我們無法有效地預測地震。實際上,現代科學隻能讓我們在地震即將發生前片刻知道地震即將來臨,這可以讓我們提前一小會兒保護自己,以及幫助我們了解地震發生的基本頻率,可以讓我們懂得在地震多發地區蓋更堅固的房子,卻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預測”。

那麼,為什麼還有許多人號稱自己能夠預測地震,並對科學家和官方機構“不能預測地震”的說法嗤之以鼻呢?Silver表示,這是他們誤把“噪音”當成了“訊號”。

地震預測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誤報”。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報道,說在地震前夕人們看到蛤蟆或其他動物有異常行為,不少人也因此認為觀察動物就能預測地震。但問題在於,蛤蟆可能過街10次才會發生1次地震。存在著如此高的錯誤幾率的“預測”方法顯然對我們毫無幫助。

地震預測的另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壞時鍾”問題。英語中有這樣一句諺語:“一個壞了的鍾,一天也能夠準時兩次。”在世界各地,每年會發生7000次裏氏4.0級以上的地震。也就是說,一個關於地震預測的理論即使有許多謬誤,也能夠“正確”地“預測”到一些地震的發生。

比如,日本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因此經常會發生地震。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日本明年會地震”。這一“預測”多半是正確的,但這不代表我們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可以說,這些有時會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地震預測方法都是“噪音”。想要準確預測地震,科學家們需要在各種數據的“噪音”中找到“訊號”,也就是地震形成的原因。(張亞雄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