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娃娃臉半成熟型
這類人怎麼也看不出年紀大小,臉長得像個娃娃,即未成熟型的人,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很強,又稱為顯示性性格。如果話題不是以他們為中心,他們就會不愉快,他們完全不聽他人的話,屬任性類型。他們對每一門類都不精通,但擁有廣泛知識,談吐風趣,擅長搞笑。談話常用“我……”這樣的句式,沒完沒了。
他們屬於天真而無心機的人,但他們自己並不知道自己沒有成人個性和思想,所以是個悲劇。如果自己被奉承,就感覺很好;如果被冷遇,就會嫉妒,這時要小心他們變成歇斯底裏狀態。如果這類人是女性,你隻能擔任她的聽眾。在商場上,要注意這類人,她們輕薄任性,沒有主見,受他人意見左右,如果對她過於信賴而受損失,可就追悔莫及了。
10.從走路的姿勢看人的心態
行為學家明確指出:“在一般情況下,要判斷對方的思想彈性如何,隻要讓他在路上走走,就可以基本了解了。”一個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勢也就不同;每個人的秉性各異,走起路來也有不同的風采。
英國心理學家莫裏斯經過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人體中越是遠離大腦部位的動作,越是可能表達其內心的真實感情。從臉往下看,手位於人體的中間偏下部位,誠實度可以算中庸,研究發現,人們或多或少在利用手來說謊。腳離大腦的距離最遠,相比之下人的腳部要比其他部位“誠實”得多,因此腳的動作能夠泄露人們獨特的心理信息。
與其他的肢體語言一樣,腳的動作有特殊意義。漢語中很多詞語都是用來描述腳的動作的,例如輕、重、緩、急、穩、沉、亂等。這些詞與其說是描寫腳步,不如說是在描述人的心態:穩定或失衡,恬靜或急躁,安詳或失措等。
人們能夠從“腳語”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或心情。除了走路,在其他場合下的“腳語”也能表露出某個人的心理活動。例如一些參加麵試的人,雖然他們冷靜地坐著,表情輕鬆,麵帶微笑,肩膀自然下垂,手的動作和緩,看似雍容自若。但你看看他的腳,兩隻腳扭在一塊兒,好像在互相尋求安全感;然後他的兩腳分開,幾乎不為人所察覺地輕輕晃動,好像想逃走;最後,他們又兩腿交叉,而且懸空的一隻腳一上一下地拍動。雖然坐著沒動身,兩隻腳卻泄露想脫逃的意願。
因此可以說,在泄露人的心理活動這一方麵,腳是全身最誠實的部位。可惜很多人都顧不上或不注意觀察這個部位,對這方麵的知識也缺乏了解。所以對此加以詳細介紹是必要的。
下麵就是一些具體的方式:
1.走路沉穩的人務實
有的人走路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哪怕碰到了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這種人辦事曆來求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樣的人比較講究信義,比較務實,一般來說,工作效率很高,說到做到。
2.走路前傾的人謙虛
有的人走路總是習慣上體前傾,而不是昂頭挺胸。這種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和溫和,為人比較謙虛,一般不會張揚,很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很有修養。有的人走路把頭低著,雙手緊緊地背在背後。他們的腳步有時很慢,不時還會停下來踢一下石頭,或者撿起什麼東西來看一下,然後又丟下。從一般的情況看,有這種行為的人往往心事重重。他們或許正在為一件很難辦的事情而焦頭爛額。
3.走路低頭的人沮喪
有的人走路的時候總是拖著步子,把兩隻手插進衣袋裏,頭常常低著,隻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不知道自己最終要去哪裏。這樣的人往往是碰上了難以解決的問題,到了進退維穀的境地。很多快要走入絕境的人常常有這樣的表現。
4.步伐矯健的男人正派
人走路的姿態是各種各樣的,給人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步履矯健,輕鬆自如,靈活敏捷,富於彈性,這種人使人聯想到年輕、健康、充滿活力;有的人步履矯健、端莊、自然而大方,給人一種莊重而斯文的感覺;有的人步履雄健而有力,給人一種英武、無畏的印象;有的人步履輕盈、靈敏,行如和風,讓人油然而生歡娛而柔和的感覺。
具有這樣步態的人,一般都是正人君子。當然,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假像所迷惑。
5.走路匆忙的女人開朗
如果一個端莊秀美的女子走路的時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腳步零亂,那麼就可斷定這位姑娘一定是個性格開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的痛快人。反之,如果一位女性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起路來卻小心翼翼的樣子,那麼這樣的人一定是“外粗內細”的精明人,辦事時往往會以豪放的外表來掩蓋嚴密的章法。
6.走路兩手叉腰的人急躁
有的人走路兩手叉腰,上體前傾,就像一個短跑運動員。他們可能是一個急性子,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跑完急需走完的路程。這種人有很強的爆發力,在要決定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時候常常表現出這樣的動作。在這段時間裏,從表麵上看,他們處於沉默的階段,好像沒有什麼大的舉動。其實,這叫“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們的這種動作,實際是一個大大的“V”形,正是他們在告訴別人,勝利正在向自己走來,你們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7.高抬下巴走路的人傲慢